問題:

因為網路卡壞了,所以我換了一片新的網路卡,但是我要設定 IP的時候,卻出現一個錯誤訊息(註一),說是我所輸入的IP已經指定給我舊的的網路卡使用,要我設定另一個IP給我新的網路卡,可是舊的網路卡明明已經從電腦上拆掉了,要怎樣才能徹底移除這個舊的網卡呢?


我的作業系統是 Windows 2000。


回答:


在 Windows 2000 下,要利用「新增/移除硬體」的功能,來移除沒有用、已經不存在的網路卡。


方法一:




  • 到「控制台」,選擇「新增移除硬體」,進入新增 / 移除硬體精靈之後,照畫面指示按「下一步」,選擇「解除安裝」





  • 按下一步,選擇「解除安裝裝置」,按「下一步」





  • 接著會出現裝置清單,在清單中找看看有沒有你的舊的網路卡(記得要勾起顯示隱藏的裝置那個選項),有的話,選了之後按下一步照畫面指示動作進行。





  • 如果在這裡仍然看不到你已經拆掉的那張網路卡,請繼續方法二。



方法二:




  • 按開始,到執行,輸入 cmd 按確定(以便快速進入命令模式,註二





  • 輸入以下指令後,按 ENTER 鍵,這是讓裝置管理員顯示已安裝但是目前不在
    機器上的裝置。。




set devmgr_show_nonpresent_devices=1


這個設定,是設定一個環境變數,有了這個環境變數(devmgr_show_nonpresent_devices),裝置管理員就可以去顯示已經安裝的設備,而這個設備是目前並不在機器上的東西。


因為這是在 command 模式下利用 SET 建立的環境變數,只是暫時的,所以只對此次有效,下次開機就會從記憶體消失,因此你不用擔心如此的設定會無法恢復原狀的問題。





  • 輸入 start devmgmt.msc,這是啟動裝置管理員的意思。





  • 到「檢視」,選「顯示隱藏裝置」





  • 展開「網路介面卡」這一項,去找你之前移除的網路卡,找到之後,在其上按滑鼠右鍵選「解除安裝」。



 


註一:


這個錯誤訊息的詳細內容大致如下:


您輸入的網路介面卡 IP 位址 xxx.xxx.xxx.xxx 已經指派給另一個介面卡 ABCD,ABCD 在 [ 網路和撥號連線 ] 中被隱藏起來,因為他在電腦中不是實體介面卡,或者他是舊版而未運作的介面卡,而且這兩個介面卡同時都在使用中,只有其中一個可以使用這個位址。這樣可能會造成不正確的系統設定。


您想要在進階的對話方 IP 位址清單中輸入另一個 IP 位址給這個介面卡使用嗎?
「是」「否」


 


註二:


所以在這裡,我們又可以學到一樣技巧,就是進入 Command Mode 最省事的方法,就是在「執行」中輸入「cmd」,你不用再去「開始」>>「程式集」>>「附屬應用程式」>>「命令提示字元」那麼麻煩的去執行了。


cmd 這命令在 Windows NT、2000、XP 都適用,Windows 95、98、Me 請改為 command。


老實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問題:


我知道在 Windows 2000 下可以按 CTRL+ALT+DEL 鎖定電腦,Windows XP 的這個功能在哪裡呢?我在 Windows XP中一起按下 CTRL ALT  DEL 三個鍵找不到「鎖定電腦」這樣的功能鈕?


回答:


Windows XP 若要使用「鎖定電腦」的功能,登入方式就需改為傳統的登入方式(即同時按 CTRL、ALT、DEL)(註一


若使用 XP新創的「歡迎畫面」這一種登入模式的話, 同時按 CTRL、ALT、DEL 就沒有鎖定電腦這一種功能,而是直接叫出工作管理員。


如何變更登入模式?如何取消「使用歡迎畫面」?




  • 按「開始」,到「控制台」





  • 「使用者帳戶」,進入「變更使用者登入或登出的方式」





  • 不勾「使用歡迎畫面」,按套用選項。




關閉使用者帳戶視窗、關閉控制台。



現在同時按下 CTRL、ALT、DEL 三鍵,這時就會蹦出如同 Windows 2000 下的 Windows 安全視窗,按「鎖住電腦」鈕,就可以鎖定電腦。


老實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問題:


我的工作列上的「快速啟動」不見了,所以我 在工作列上按滑鼠右鍵,選「工具列」>>「快速啟動」,但是卻出現「無法建立工具列」的錯誤訊息,請問我該如何復原我的「快速啟動」呢?


我的作業系統是 Windows XP


回答:


是 Quick Launch 資料夾遺失造成的。


Documents and Settings\ 你的username \Application Data\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註一)之下的Quick Launch 這個資料夾被刪除了就不能開啟工作列上的「快速啟動」列。


Quick Launch 資料夾裡面就是存放快速啟動的一些捷徑,所以只要把「Quick Launch」建立起來,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了。


建立 Quick Launch 的方法很多,你可以自己新增,亦或是從別的位置上複製過來,都可以解決無法新增「快速啟動」的個問題。


在開始動作前請注意,因為 Application Data 是隱藏資料夾,你必須讓檔案總管顯示隱藏資料夾才能看到 Application Data 這個目錄。(註二


方法一:


從其他身份中的 Quick Launch 資料夾複製過來(我覺得這是較方便的方法):


任何一 Windows XP 電腦都會有 Administrator 身分,所以我們借用 Administrator 這個身分下的 Quick Launch 來複製。開啟檔案總管,到以下位置:


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Application Data\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找到 Quick Launch 後,複製 Quick Launch 資料夾到:


Documents and Settings\你的 username\Application Data\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複製完成後,這時在工作列上按滑鼠右鍵,選 >> 工具列 >> 勾「快速啟動」,快速啟動就可以出現了。


方法二:


Quick Launch 沒有任何特殊的地方,所以我們也可以自己建立一個。就在:


Documents and Settings\你的 username\Application Data\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去新增一個 Quick Launch 資料夾,新增之後,由於裡面是空的,所以即使你現在去工作列上勾選了快速啟動,所出現的「快速啟動」工具列裡面也是空的,我們只要在 Quick Launch 這個資料夾裡面建立我們所需要的捷徑就可以了。


當然,你也可以把你需要的程式捷徑直接拖曳到工作列上這個空白的「快速啟動」上,效果是一樣的。(註三


 


註一:


所謂「你的 username」就是指你現在登入 Windows XP 的使用者名稱,在Documents and Settings之下裡應該很容易看出來,例如我是以 binbin 這個名字登入我的 Windows XP 的話,在 Documents and Settings 下就會有個叫做「binbin」的資料夾,依此類推。


如果你實在是不知道你現行登入的名稱是什麼,你只好依照本文章中的方法,在 Documents and Settings 之下的每一個 username 的資料夾去找,哪一個沒有 Quick Launch,就去建立 Quick Launch 資料夾。


Windows 98、Me 的 Quick Launch 是在:
C:\Windows\Application Data\Microsoft\Internet Explorer\


 


註二:


如何讓檔案總管顯示隱藏的系統資料夾與檔案?我以 Windows XP 的檔案總管做解說:開啟檔案總管,到工具 >> 資料夾選項,到「檢視」,去做以下設定:



  • 不勾「隱藏保護的作業系統檔案」
  • 選「顯示所有檔案和資料夾」
  • 勾「顯示系統資料夾的內容」

 


註三:


如果以方法二的這個方式新增「Quick Launch」,IE、檔案總管、OE..等等這些的捷徑都很好建立,直接把icon拖曳到空白的快速啟動列上就可以了,但是,「顯示桌面」這個捷徑要如何建立呢?


開始 >> 搜尋 >> 檔案或資料夾 >> 所有檔案和資料夾,檔案名稱輸入:顯示桌面.scf(在進階選項中,記得勾以下項目:搜尋系統資料夾、搜尋隱藏檔及資料夾、搜尋子資料夾)


你可能會找到許多個「顯示桌面」,挑選任何一個皆可,按滑鼠右鍵拖曳任何一個「顯示桌面」到空白的「快速啟動」上之後放開,選「在這裡建立捷徑」。


 


老實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問題:


我上網時一時疏忽,在某網站上不知道按了什麼東西,從以後,我的電腦就出現以下症狀:



  • 一進入 XP,總是會出現找不到 Modem 的一個小對話窗。(它是英文的訊息)但我沒裝 modem,我上網都是用 ADSL。


  • 開機不久,偶有出現 「180search Assistant has successfully been installed」


  • IE 首頁被改成一個英文的搜尋頁,怎麼改都改不回來,隔一段時間就會蹦出廣告。


  • IE 開啟沒幾秒鐘就自動關閉了(後來用 Norton 掃毒後修復)


  • 桌面上多了一個「Free Pics」的 icon,在程式集裡面多了一個叫 WebSiteViewer 的東西,也是怎麼殺都殺不掉,重開機就回來了。


  • 用 Norton Antiviruis 2004 配合最新病毒定義掃毒後,每次開機進入 XP,Norton 總是報告偵測到 trojan.downloader 病毒,但無法刪除。

我想應該是中毒了,所以就用 Norton Antivirus 2004 配合最新病毒定義掃毒後,的確是刪掉了一大堆,解毒之後,除了 IE 恢復可用之外(IE 已不會自動關閉,但首頁還是改不回來),其他狀況依舊。


現在每次開機進入 XP,Norton 總是報告偵測到 trojan.downloader 病毒,但它無法刪除,我也手動去刪那個在 C:\program Files\下的 WebSiteViewer 資料夾,但只要重開機就回來了。


請問有沒有辦法解決呢?



 


回答:


清除病毒的時候,除了工具軟體之外,也要留意一下每個步驟的順序,藏在電腦裡的病毒就沒辦法被防毒軟體清乾淨了。


基本上的大方向是:


關閉系統還原功能。


啟動在安全模式。


在安全模式下配合最新病毒定義掃毒。


在工具軟體方面:


病毒偵測與清除:如果你手邊並沒有任何的工具軟體,可以使用以下這些免費的防毒、spyware 軟體,來解決燃眉之急。


防毒軟體,AVG Anti-Virus Free Edition 下載網址:http://free.grisoft.com/doc/1


安裝後,記得 update 到最新的病毒定義,然後再於安全模式下進行清毒工作。


Spyware 清除:市面上防堵 Spyware 的軟體極多,不少的防毒軟體也有 Spyware 偵測清除的功能,Microsoft 最近新推出 spyware 清除軟體,目前雖為 Beta 1 版(測試版),但因為是免費,同時也可以還原 IE 首頁、IE 搜尋頁等等,仍是 可拿來應急的工具軟體。(註一


Microsoft Windows AntiSpyware (Beta) 可在微軟的下載中心取得:http://download.microsoft.com


Microsoft Windows AntiSpyware 安裝完成後與防毒軟體一樣,都會常駐在系統列,同時也必需下載最新的 spyware 定義才能有效防堵最新的木馬病毒或 spyware。


 


步驟:


以上工具軟體都準備好之後(註二),則:



  • 關閉 Windows XP 的系統還原。(註三


  • 啟動在安全模式下。(註四


  • 執行 AVG Free Edition 做全系統掃描,AVG 會自動刪除發現的 trojan 病毒與 spyware。


  • AVG 只能刪除病毒程式,沒有辦法把 WebSiteViewer 的資料夾與圖示刪除,所以要手動刪除。(這些殘留已沒有威脅,手動刪除只是為了清除垃圾與美觀而已)


把桌面的 Free Pics 圖示刪除。


把 C:\Program Files\ 下的WebSiteViewer資料夾整個刪除。




  • 由於 WebSiteViewer 會修改 「HOSTS」這個檔案,所以要把 hosts 檔還原,方法很容易:


開始 >> 搜尋 >> 所有檔案和資料夾 >> 檔名輸入 hosts,按進階,確認有勾:搜尋系統、隱藏檔、子資料夾,按搜尋。


找到後(應在 windows\system32 \drivers\etc下),在hosts上 double-click,選取開啟的應用程式為 notepad,來編輯 hosts 檔。


上半有 # 的段落都不用管它,看下面沒有 # 開頭的那些行,只需保留第一個 127.0.0.1 localhost 的那一行,其下方所有行都刪除。編輯完後存檔。




  • 再以 Microsoft Windows AntiSpyware 做一次掃描。


  • 重新開機於正常模式下測試,檢查 WebSiteViewer 是否還會出現。



  • 病毒清除後,在重開機時,可能會出現找不到 C:\Winnt\System32\Kernels32.exe 的訊息,是正常的因為 Kernels32.exe 是病毒,被防毒軟體殺掉了 ,但登錄檔裡還殘留有指令,叫電腦去跑它,所以才會出現找不到檔案的訊息。(註五)


要清除這個錯誤訊息的方法則:


開始 >> 執行,輸入 regedit 按確定,到: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
Windows NT\CurrentVersion\Winlogon\


在 Winlogon 裡找到 Shell 這項,在 Shell 上 double-click,資料內容應該只有 Explorer.exe,若 Explorer.exe 後還有接上其他字串,則刪除那些多餘的字,Shell 正確值為 Explorer.exe。




  • 開啟 IE,到工具 >> 網際網路選項,首頁網址改回你慣用的網站網址。

若能恢復正常,最後還是要提醒你,不要不理會或關閉 XP 的自動更新。


 


註一:


Microsoft Windows AntiSpyware 目前還是測試版,有使用期限,beta 1測試到期日是2005/7/31,也就是最晚在 7/31 之前,應會有接續的 beta 2 版的出現,beta 1到期後請自行升級至最新的版本。


有關於 Microsoft Windows AntiSpyware 的最新消息,請參閱微軟 Windows AntiSpyware 專屬網站:


http://www.microsoft.com/athome/security/spyware/
software/default.mspx


 


註二:


如果你的IE已經無法開啟任何網站、也沒有安裝任何的防毒軟體(或早已過期),只好尋求其他人的幫助,利用正常的電腦下載 AVG、Microsoft AntiSpyware(或其他你需要的工具)燒錄在光片上,再拿到你的電腦上安裝。


 


註三:


詳細請見:0020 - 如何停用 Windows XP 的系統還原功能


 


註四:


開機時按 F8 不放,在 XP(2000/98/95 亦同) 啟動時就會出現開機選單,選擇「安全模式」(safe mode)。(請選則不含網路功能的安全模式)


在開啟電源時就按著 F8,電腦可能會發出嗶嗶聲,但並不影響選單的出現。或者,可以在 BIOS 檢查完記憶體之後再按 F8。若等出現啟動 Windows 的畫面再按 F8 就太晚了,選單就不會出現。


安全模式因為只載入基本的驅動程式與服務,所以畫面解析度為 640x480、16色模式,也無法使用網路功能。


 


註五:


這訊息並不會有危險與傷害,因為病毒程式已刪除,即使在登錄檔中還有指令,也沒有作用。若不嫌礙眼,當然也可以不去管他。


 



老實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執行 0X000000該記憶體不能為read或written的解決方案


[開始>>執行>> 輸入cmd>> 按「確定」,出現DOS窗口,在命令提示符號下輸入
for %1 in (%windir%\system32\*.dll) do regsvr32.exe /s %1
按Enter。]


老實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了有效地保存硬碟中的資料,除了經常性地進行備份工作以外,還要學會在硬碟出現故障時如何救活硬碟,或者從壞的區域中提取出有用的資料,把損失降到最小程度。
      
  一、系統不認硬碟


  系統從硬碟無法啟動,從A盤啟動也無法進入C盤,使用CMOS中的自動監測功能也無法發現硬碟的存在。這種故障大都出現在連接電纜或IDE埠上,硬碟本身故障的可能性不大,可通過重新插接硬碟電纜或者改換IDE口及電纜等進行替換試驗,就會很快發現故障的所在。


 


如果新接上的硬碟也不被接受,一個常見的原因就是硬碟上的主從跳線,如果一條IDE硬碟線上接兩個硬碟設備,就要分清楚主從關係。


  


            二、CMOS引起的故障


 


 CMOS中的硬碟類型正確與否直接影響硬碟的正常使用。現在的機器都支援“IDE Auto Detect”的功能,可自動檢測硬碟的類型。當硬碟類型錯誤時,有時乾脆無法啟動系統,有時能夠啟動,但會發生讀寫錯誤。比如CMOS中的硬碟類型小於實際的硬碟容量,則硬碟後面的磁區將無法讀寫,如果是多分區狀態則個別分區將丟失。


 


還有一個重要的故障原因,由於目前的IDE都支援邏輯參數類型,硬碟可採用“Normal,LBA,Large”等,如果在一般的模式下安裝了資料,而又在CMOS中改為其他的模式,則會發生硬碟的讀寫錯誤故障,因為其映射關係已經改變,將無法讀取原來的正確硬碟位置。


 


            三、主引導程式引起的啟動故障,


 


     主引導程式位於硬碟的主引導磁區,主要用於檢測硬碟分區的正確性,並確定活動分區,負責把引導權移交給活動分區的DOS或其他作業系統。此段程式損壞將無法從硬碟引導,但從軟盤機或光碟機啟動之後可對硬碟進行讀寫。修復此故障的方法較為簡單,使用高版本DOSFDISK最為方便,當帶參數/mbr運行時,將直接更換(重寫)硬碟的主引導程式。


 


實際上硬碟的主引導磁區正是此程式建立的,FDISK.EXE之中包含有完整的硬碟主引導程式。雖然DOS版本不斷更新,但硬碟的主引導程式一直沒有變化,從DOS 3.xWindos 95DOS,只要找到一種DOS引導盤啟動系統並運行此程式即可修復。



  四、分區表錯誤引發的啟動故障



      分區表錯誤是硬碟的嚴重錯誤,不同的錯誤程度會造成不同的損失。如果是沒有活動分區標誌,則電腦無法啟動。但從軟盤機或光碟機引導系統後可對硬碟讀寫,可通過FDISK重置活動分區進行修復。



  如果是某一分區類型錯誤,可造成某一分區的丟失。分區表的第四個位元組為分區類型值,正常的可引導的大於32MB的基本DOS分區值為06,而擴展的DOS分區值是05。很多人利用此類型值實現單個分區的加密技術,恢復原來的正確類型值即可使該分區恢復正常。

 




  分區表中還有其他資料用於記錄分區的起始或終止位址。這些資料的損壞將造成該分區的混亂或丟失,可用的方法是用備份的分區表資料重新寫回,或者從其他的相同類型的並且分區狀況相同的硬碟上獲取分區表資料。

恢復的工具可採用NU等工具軟體,操作非常方便。當然也可採用DEBUG進行操作,但操作繁瑣並且具有一定的風險。


 

  



  五、分區有效標誌錯誤的故障


   


 在硬碟主引導磁區中還存在一個重要的部分,那就是其最後的兩個位元組:“55aa”,此位元組為磁區的有效標誌。當從硬碟、軟碟或光碟啟動時,將檢測這兩個位元組,如果存在則認為有硬碟存在,否則將不承認硬碟。此處可用於整個硬碟的加密技術,可採用DEBUG方法進行恢復處理。

 


另外,當DOS引導磁區無引導標誌時,系統啟動將顯示為:“Mmissing Operating System”。方便的方法是使用下面的DOS系統通用的修復方法。


 


  六、DOS引導系統引起的啟動故障  

 


  DOS引導系統主要由DOS引導磁區和DOS系統檔組成。系統檔主要包括IO.SYSMSDOS.SYSCOMMAND.COM,其中COMMAND.COMDOS的外殼文件,可用其他的同類文件替換,但缺省狀態下是DOS啟動的必備檔。


 


Windows 95攜帶的DOS系統中,MSDOS.SYS是一個文字檔案,是啟動Windows必須的檔,但只啟動DOS時可不用此檔。DOS引導出錯時,可從軟碟或光碟引導系統後使用SYS C:命令傳送系統,即可修復故障,包括引導磁區及系統檔都可自動修復到正常狀態。


 





  七、FAT表引起的讀寫故障



 




  FAT表記錄著硬碟資料的存儲位址,每一個檔都有一組FAT鏈指定其存放的簇地址。FAT表的損壞意味著檔內容的丟失。慶倖的是DOS系統本身提供了兩個FAT表,如果目前使用的FAT表損壞,可用第二個進行覆蓋修復。

 


但由於不同規格的磁片其FAT表的長度及第二個FAT表的位址也是不固定的,所以修復時必須正確查找其正確位置,一些工具軟體如NU等本身具有這樣的修復功能,使用也非常的方便。


 


採用DEBUG也可實現這種操作,即採用其m命令把第二個FAT表移到第一個表處即可。如果第二個FAT表也損壞了,則也無法把硬碟恢復到原來的狀態,但檔的資料仍然存放在硬碟的資料區中,可採用CHKDSKSCANDISK命令進行修復,最終得到*.CHK檔,這便是丟失FAT鏈的磁區資料。


 


如果是文字檔案則可從中提取出完整的或部分的檔內容。


 





  八、目錄表損壞引起的引導故障




 

  目錄表記錄著硬碟中檔的檔案名等資料,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是該文件的起始簇號。目錄表由於沒有自動備份功能,所以如果目錄損壞將丟失大量的檔。一種減少損失的方法也是採用CHKDSKSCANDISK程式恢復的方法,從硬碟中搜索出*.CHK檔,由於目錄表損壞時僅是首簇號丟失,每一個*.CHK檔即是一個完整的檔,把其改為原來的名字即可恢復大多數檔。


 


    九、誤刪除分區時資料的恢復




     當用FDISK刪除了硬碟分區之後,表面上是硬碟中的資料已經完全消失,在未格式化時進入硬碟會顯示為無效驅動器。如果瞭解FDISK的工作原理,就會知道FDISK只是重新改寫了硬碟的主引導磁區(001磁區)中的內容,具體說就是刪除了硬碟分區表資訊,而硬碟中的任何分區的資料均沒有改變。


可仿照上述的分區表錯誤的修復方法,即想辦法恢復分區表資料即可恢復原來的分區及資料。如果已經對分區格式化,在先恢復分區後,可按下面的方法恢復分區資料


 


  十、誤格式化硬碟資料的恢復


 


  在DOS高版本狀態下,FORMAT格式化操作在缺省狀態下都建立了用於恢復格式化的磁片資訊,實際上是把磁片的DOS引導磁區、FAT分區表及目錄表的所有內容複製到了磁片的最後幾個磁區中(因為後面的磁區很少使用),而資料區中的內容根本沒有改變。


這樣通過運行UNFORMAT命令即可恢復。另外DOS還提供了一個MIROR命令用於記錄當前磁片的資訊,供格式化或刪除之後的恢復使用,此方法也比較有效。


老實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電腦死機的四大原因分析

  在電腦故障現象中,死機是一種常見的故障,同時也是難於找到原因的故障之一。根據電腦死機發生時的情況可將其分為四大類:

  ①開機過程中出現死機:在啟動電腦時,只聽到硬盤自檢聲而看不到螢幕顯示,或乾脆在開機自檢時發出鳴叫聲但電腦不工作、或在開機自檢時出現錯誤提示等;

  ②在啟動電腦作業系統時發生死機:螢幕顯示電腦自檢通過,但在裝入作業系統時,電腦出現死機的情況;

  ③在使用一些應用程式過程中出現死機:電腦一直都運行良好,只在執行某些應用程式時出現死機的情況;

  ④退出作業系統時出現死機:就是在退出Win98等系統或返回DOS狀態時出現死機。由幹在"死機"狀態下無法用軟體或工具對系統進行診斷,因而增加了故障排除的難度。死機的一般表現有:系統不能啟動、顯示黑屏、顯示"凝固"、鍵盤不能輸入、軟體運行非正常中斷等。

  死機的原因大概有千千萬萬種,但只有兩個方面:一是由電腦硬體引起的,二是軟體設計不完善或與系統和系統其他正在運行的程式發生衝突。

  在硬體方面,禍首就是近來在電腦DIY界流行的"超頻'一-讓CPU工作在額定運行頻率以外的時鐘頻率上,CPU處於超額工作狀態,出現死機就不奇怪了;其次一個原因是某個硬體過熱,或者硬體資源衝突。當然還有其他一些硬體方面的原因。


在軟體方面,因為軟體原因而造成的死機在電腦中幾乎佔了大多數(超頻了的電腦除外)。在Windows9x系列中使用了16位和32位混合的內核模式,因此安全性很低,因程式內存衝突而死機是經常會發生的事情。下面就來介紹一下遇到死機故障後一般的檢查處理方法。

  1、排除病毒感染引起的死機現象。

  用無毒乾淨的系統盤引導系統,然後運行KILL,AV95、SCAN等防病毒軟體的最新版本對硬盤進行檢查,確保電腦安全,排除因病毒引起的死機現象。

  另外,如果在殺毒後引起了死機現象,這多半是因為病毒破壞了系統文件、應用程式及關鍵的資料檔案,或是殺毒軟體在消除病毒的同時對正常的文件進行了誤操作,破壞了正常文件的結構。碰到這類問題,只能將被損壞(即運行時引起死機)的系統或軟體重裝。

  2、軟體安裝、配置問題引起的死機現象分析與排除。

  首先,如果是在軟體安裝過程中死機,則可能是系統某些配置與安裝的軟體衝突。這些配置包括系統BIOS設置、CONFIG.SYS和AUTOEXEC.BAT的設置、WIN.INI、SYSTEM.INI的設置以及一些硬體驅動程式和內存駐留程式的設置。

  可以試著修改上述設置項。對BIOS可以取其默認設置,如"LOADSETUPDEFAULT"和"LOADBIOSDEFAULT";對CONFIG.SYS和AUTOEXEC.BAT則可以在啟動時按F5跳過系統配置文件或按F8逐步選擇執行以及逐項修改CONFIG.SYS和AUTOEXEC.BAT中的配置(尤其是EMM386中關於EMS、XMS的配置情況)來判斷硬體與安裝程式什麼地方發生了衝突,一些硬體驅動程式和內存駐留程式則可以通過不裝載它們的方法來避免衝突。

  其次,如果是在軟體安裝後發生了死機,則是安裝好的程式與系統發生衝突。一般的做法是恢復系統在安裝前的各項配置,然後分析安裝程式新裝入部分使用的資源和可能發生的衝突,逐步排除故障原因。刪除新安裝程式也是解決衝突的方法之一。

  3、系統啟動過程中的死機現象來分析。

  系統啟動過程中的死機現象包括兩種情況:

  一是致命性死機,即系統自檢過程未完成就死機,一般系統不給出提示。對此可以根據開機自檢時致命性錯誤列表的情況,再結合其他方法對故障原因作進一步的分析。

  二是非致命性死機,在自檢過程中或自檢完成後死機,但系統給出聲音、文字等提示資訊。可以根據開機自檢時非致命性錯誤代碼表和開機自檢時鳴笛音響對應的錯誤代碼表來檢查;開機自檢時鳴笛音響對應的錯誤代碼表中所列的情況是對可能出現故障的部件作重點檢查,但也不能忽略相關部件的檢查,因為相當多的故障並不是由提示資訊指出的部件直接引起,而常常由相關部件故障引發。

  4、因使用、維護不當引起的死機現象分析與排除。

  電腦在使用一段時間後也可能因為使用、維護不當而引起死機,尤其是長時間不使用電腦後常會出現此類故障。引起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一是積塵導致系統死機:灰塵是電腦的大敵。過多的灰塵附著在CPU、晶片、風扇的表面會導致這些元件散熱不良,電路印刷板上的灰塵在潮濕的環境中常常導致短路。上述兩種情況均會導致死機。

  具體處理方法可以用毛刷將灰塵掃去,或用棉簽沾無水酒精清洗積塵元件。注意不要將毛刷和棉簽的毛、棉留在電路板和元件上而成為新的死機故障源。

  二是部件受潮:長時間不使用電腦,會導致部分元件受潮而不能正常使用。可用電吹風的低熱擋均勻對受潮元件"烘乾"。注意不可對元件一部分加熱太久或溫度太高,避免烤壞元件。

  三是板卡、晶片引腳氧化導致接觸不良:將板卡、晶片拔出,用橡皮擦輕輕擦拭引腳表面去除氧化物,重新插入插座。

  四是板卡、外設介面鬆動導致死機:仔細檢查各I/O插槽插接是否正確,各外設介面接觸是否良好,線纜連接是否正常。


5、因系統配置不當引起的死機現象分析。

  系統配置與電腦硬體設備和系統BIOS、主板上跳線開關設置密切相關,常見的死機故障原因有:

  (1)主頻設置不當:此類故障主要有CPU主頻跳線開關設置錯誤、Remark的CPU引起的BIOS設置與實際情況不符、超頻使用CPU,或CPU性能不良死機。

  (2)內存條參數設置不當:此類故障主要有內存條設置錯誤和Remark內存條引起的BIOS設置與實際情況不符。

  (3)CACHE參數設置不當:此類故障主要有CHCHE設置錯誤、RemarkCACHE引起的BIOS設置與實際情況不符。

  (4)CMOS參數被破壞:頻繁修改CMOS參數,或病毒對CMOS參數的破壞,常常會導致CMOS參數混亂而很難恢復。可以採用對CMOS放電的方法並採用系統BIOS默認設置值重新設定CMOS參數。CMOS的放電方法可參照主板說明書進行。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在重設CMOS參數後,還必須對硬盤殺毒。

  6、硬體安裝不當引起的死機現象與排除。

  硬體外設安裝過程中的疏忽常常導致莫名其妙的死機,而且這一現象往往在電腦使用一段時間後才逐步顯露出來,因而具有一定的迷惑性。

  (1)部件安裝不到位、插接鬆動、連線不正確引起的死機,顯示卡與I/0插槽接觸不良常常引起顯示方面的死機故障,如"黑屏",內存條、CACHE與插槽插接鬆動則常常引起程式運行中死機、甚至系統不能啟動,其他板卡與插槽(插座)的接觸問題也常常引起各種死機現象。要排除這些故障,只須將相應板卡、晶片用手摁緊、或從插槽(插座)上拔下重新安裝。如果有空閒插槽(插座),也可將該部件換一個插槽(插座)安裝以解決接觸問題。線纜連接不正確有時也會引發死機故障。

  (2)安裝不當導致部件變形、損壞引起的死機口徑不正確、長度不恰當的螺釘常常導致部件安裝孔損壞,螺釘接觸到部件內部電路引起短路導致死機,不規格的主板、零部件或不規範的安裝步驟常常引起機箱、主板、板卡外形上的變異因而擠壓該部件內部元件導致局部短路、內部元件損壞從而發生莫名其妙的死機。如果只是電腦部件外觀變形,可以通過正確的安裝方法和更換符合規格的零部件來解決;如果已經導致內部元件損壞,則只能更換新的零部件了。

  7、硬體品質問題引起的死機現象分析與排除。

  一般說來,電腦產品都是國際大廠商按照國際標準流水線生產出來的,部件不良率是很低的。但是高利潤的誘惑使許多非法廠商對電腦標準零部件改頭換面、進行改頻、重新標記(Remark)、以次充好甚至將廢品、次品當作正品出售,導致這些"超水準"發揮的產品性能不穩定,環境略有不適或使用時間稍長就會頻繁發生故障。尤其是CPU、內存條、主板等核心部件及其相關產品的品質不良,是導致無原因死機的主要故障源。應著重檢查以下部件:

  (1)CPU。CPU是被假冒得最多也是極容易導致死機的部件。被Remark的CPU在低溫、短時間使用時一切正常,但只要在連續高溫的環境中長時間使用,其死機弊端就很容易暴露。使用Windows、3DS等對CPU特性要求較高的軟體比DOS等簡單軟體更能發現CPU的問題。如需確認是否為此故確認是否為此故障可參照說明書將CPU主頻跳低1到2個檔次使用,比如將166降為150、133或120使用。如果死機現象大幅度減少或消失,就可以判斷是CPU有問題。也可以用交換法,更換同型號的正常CPU,如果不再死機一般可以斷定是CPU的問題。有些用戶喜歡把CPU超頻使用以獲得高速的性能,這也是常導致電腦死機的原因。一般將CPU跳回原頻率就能解決死機問題。

  (2)內存條。內存條常常被做的手腳有:速度標記被更改,如:70ns被Remark為60ns,非奇偶校驗冒充奇偶校驗內存,非EDO內存冒充EDO內存,劣質內存條冒充好內存條。在BIOS中將內存條讀寫時間適當增加(如:從60ns升為70ns),如果死機消失可以斷定是內存條速度問題。如果是內存本身的品質問題,只有更換新的內存條才能解決。

  (3)主板。一般主板的故障常常是最先考慮然而卻是要到最後才能確定的。除了印刷板上的飛線、斷線和主板上元件被燒焦、主板受擠壓變形、主板與機箱短路等明顯的現象外,主板本身的故障只有在確認了主板上所有零部件正常(將你的板卡、CPU、內存條等配件拿到好的主板上使用正常,而別人使用正常的板卡、器件插到你的主板上就不能正常運行)時才能判斷是否是主板故障,如果更換了好的同型號主板死機依然存在、則可能是該主板與某個零部件不相容。要麼更換相容的其他型號的主板、要麼只能用拔插法依次測試各板卡、晶片,找出不相容的零部件更換之。

  (4)電源、風扇、機箱等。劣質電源、電源線纜故障、電源插接鬆動、電源電壓不穩都是引起不明原因死機的罪魁禍首。CPU風扇、電源風扇轉動不正常、風扇功率不足則會引起CPU和機箱內"產熱大戶"元件散熱不良因而引起死機。

  8、系統黑屏故障的排除。

  系統死機故障多半表現為黑屏(即顯示器螢幕上無任何顯示)、這類故障與顯示器、顯示卡關係很密切,同時系統主板、CPU、CACHE、內存條,電源等部件的故障也能導致黑屏。系統黑屏死機故障的一般檢查方法如下:

  (1)排除"假"黑屏:檢查顯示器電源插頭是否插好,電源開關是否已打開,顯示器與主機上顯示卡的數據連線是否連接好、連接搖頭是否鬆動,看是否是因為這些因素而引起的黑屏。另外,應該動一下滑鼠或按一下鍵盤看螢幕是否恢復正常。因為黑屏也可能是因為設置了節能模式(可在BIOS設置中查看和修改)而出現的假死機。

  (2)在黑屏的同時系統其他部分是否工作正常,如:啟動時軟/硬盤驅動器自檢是否通過、鍵盤按鍵是否有反應等。可以通過交換法用一台好的顯示器接在主機上測試、如果只是顯示器黑屏而其他部分正常,則只是顯示器出了問題,這仍是一種假死機現象。

  (3)黑屏發生在系統開機自檢期間,請參見第四步。

  (4)黑屏發生在顯示驅動程式安裝或顯示模式設置期間,顯然是選擇了顯示系統不能支援的模式,應選擇一種較基本的顯示方式。如:Windows下設置顯示模式後黑屏或花屏,則應在DOS下運行Windows目錄下的SETUP.EXE程式選擇標準VGA顯示方式。

  (5)檢查顯示卡與主板I/O插槽接觸是否正常、可靠,必要時可以換一個I/O槽插入顯示卡試試。

  (6)換一塊已確認性能良好的同型號顯示卡插入主機重新啟動,若黑屏死機現象消除則是顯示卡的問題。

  (7)換一塊已確認性能良好的其他型號顯示卡插入主機重新啟動,若黑屏死機現象消除則是顯示卡與主機不相容,可以考慮更換顯示卡或主板。

  (8)檢查是否錯誤設置了系統的核心部件,如CPU的頻率、內存條的讀寫時間、CACHE的刷新方式、主板的總線速率等,這些都可能導致黑屏死機。

  (9)檢查主機內部各部件連線是否正確,有一些特殊的連線錯誤會導致黑屏死機。


老實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惡意程式影響 Windows Socket LSP 導致無法使用 Windows Update 更新

















文章編號



:



938471



上次校閱



:



2007719



版次



:



2.1



徵狀


你可能會發現資訊安全中心Windows更新停止不動;或當您嘗試透過 Internet Explorer 連結 Microsoft Windows Update 網站進行更新時,發生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停止運作。此外,於Windows XP 中亦會導致無法正常關機;Windows Vista 開啟控制台中的檢查更新會導致系統停止運作。


 


發生的原因


此為惡意軟體影響Windows Socket LSP(Layered Service Provider)正常運作所導致。


解決方案


步驟一:手動清除病毒














 



a.如果要使用「安全開機」選項,請依照下列步驟執行:













1.



重新啟動您的電腦。



2.



按下 F8 鍵。電腦如果設定為多重作業系統啟動,出現 [啟動] 功能表時,請按下 F8



3.



使用方向鍵選取 [安全模式] 選項,然後按下 ENTER





 



b.如果要使用「工作管理員」來結束處理程序,請依照下列步驟執行:

CTRL+ALT+DEL [處理程序] 索引標籤上,請確認是否有AVP.exe程式正在執行,若有按一下 [AVP.exe],然後按一下 [結束處理程序]



 



請依照下列步驟執,以匯出即刪除 Windows 登錄中的 VGADown LEGACY_VGADOWN 項目。

警告 不當使用「登錄編輯程式」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問題,甚至必須重新安裝作業系統。Microsoft 並不保證可以解決您不當使用「登錄編輯程式」所導致的問題。請自行承擔使用「登錄編輯程式」的一切風險。


 


c. 請依照下列步驟執,以匯出


Windows 登錄中的 VGADown LEGACY_VGADOWN 項目。



























1.



按一下 [開始],再按一下 [執行],在 [開啟] 方塊中輸入 regedit,然後按一下 [確定]



2.



找出並按一下下列登錄機碼: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



3.



[檔案] 功能表上,按一下 [匯出]
[檔案名稱] 方塊中,輸入 C:\VGADown.reg,然後按一下 ,以儲存登錄檔案。



4.



在右邊窗格中,用滑鼠右鍵按一下 [VGADown],再按一下 [刪除]



5.



找出並按一下下列登錄機碼: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Enum\Root\



6.



[檔案] 功能表上,按一下 [匯出]
[檔案名稱] 方塊中,輸入 C:\LEGACY_VGADOWN.reg,然後按一下 [儲存],以儲存登錄檔案。



7.



在右邊窗格中,用滑鼠右鍵按一下 [LEGACY_VGADOWN],再按一下 [刪除]



8.



按一下 [關閉],以關閉 [登錄編輯程式]




d.


於您電腦中搜尋檔名為AVP.exe檔案,然後將此檔案刪除


e.


重新啟動電腦



步驟二:重設 WindowsSock

Windows XP














 



a.以系統管理員身分登入,按一下[開始],選擇[執行],填入cmd


 


 



 



b.[命令提示字元]中,鍵入 netsh winsock show catalog ,按下[Enter] 。若於所顯示的畫面中,出現C:\WINDOWS\system32\od$media.dll,表示你已經遭到感染。

請注意所發現列於WinSock LSP的檔案名稱可能因為變種而會有所不同,目前常見為下列檔案。

od 7m edia.dll
od 6m edia.dll
odemdia2.dll
od 2m edia.dll
od 5m edia.dll
od 10m edia.dll



 



c.請於[命令提示字元]中,鍵入 netsh winsock reset ,按下[Enter] 。並重新啟動電腦。



Windows Vista














 



a.以系統管理員身分登入,按一下[開始],選擇[所有程式],選擇[附屬應用程式],以滑鼠右鍵點選[命令提示字元]選擇以[以系統管理員身分執行]



 



b.[命令提示字元]中,鍵入 netsh winsock show catalog ,按下[Enter]
若於所顯示的畫面中,出現C:\WINDOWS\system32\od$media.dll,表示你已經遭到感染。

請注意所發現列於WinSock LSP的檔案名稱可能因為變種而會有所不同,目前常見為下列檔案。

od 7m edia.dll
od 6m edia.dll
odemdia2.dll
od 2m edia.dll
od 5m edia.dll
od 10m edia.dll



 



c.請於[命令提示字元]中,鍵入 netsh winsock reset ,按下[Enter] 。並重新啟動電腦。



 


 


 


如何修復 Winsock TCP/IP    


1.開始>>>執行>>>  輸入>>> cmd   輸入>>>  netsh winsock reset c:log.txt
然後重開機



2.開始 >>> 執行>>>

輸入 netsh int ip reset c:resetlog.txt   重建 TCP/IP

接著下載 WinSockFix 來修復
TCP/IP

http://www.pchell.com/downloads/WinsockXPFix.exe

直接開啟 FIX即可



 


3.超級兔子上網精靈中的超級兔子 IE 修復專家7.5也有提供 WinSock2 修復功能。


 


 如何重新安裝"通訊資料庫(LSP)"


先查看這 "服務" 是否有啟動..
開始..  執行..  輸入
  services.msc    
Windows Firewall/Internet Connection Sharing (ICS)    
自動..  已啟動
..  


1..  
開始..  執行..  輸入 CMD    輸入
netsh winsock show catalog
此命令可顯示安裝於電腦上的 Winsock LSP 清單 ( 分層服務提供者 )


2..  
開始..  執行..  輸入 CMD    輸入 netsh winsock reset catalog
此命令將 Winsock 類別目錄重新設回預設的設定。安裝錯誤的 LSP 導致網路連線中斷時,這個命令將會很有用。

雖然使用此命令可以還原網路連線,但應謹慎使用,因為之前安裝的任何 LSP 都將需要重新安裝。

3..  
開始..   執行..   輸入 cmd   輸入 netsh winsock reset c:log.txt
修復 Winsock TCP/IP  


4..  
開始..   執行..   輸入 cmd   輸入 netsh Winsock reset
重設 Winsock Catalog  然後看第一條指令..  "分層服務提供者"是哪個程式..  重新安裝它..



以上指令都具有風險..  不保證能修復你的問題..  所以僅供參考...



 


WinSockFix的操作說明網頁


 http://www.iup.edu/house/resnet/winfix.shtm



以上內容參考: 


WinSockFix的網頁 http://www.iup.edu/house/resnet/winfix.shtm


 http://www.twbbs.net.tw/1156563.html


http://www.twbbs.net.tw/1748495.html


http://support.microsoft.com/?scid=938471


老實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相信有很多網友有這種困擾:


【聯合報╱洪傑森/建築業(嘉義市)】 2007.08.07 03:34 am 
我常常收到使用Yahoo奇摩信箱朋友的來信,標題及內容多半是極盡挑逗之能事,很顯然的,這是帶有病毒的信。


本來以為是這些朋友的上網習慣不好所以中毒,誰知道我前些日子也中了。我很清楚那不是我寄的,所以我寄了一封信給客服,客服回了我一封信,把責任推得乾乾淨淨。


果不其然,幾個月前推出一個「我的Yahoo奇摩安全圖章」,大概是他們認為許多人都是登入釣魚網站才被取得帳號密碼吧?


上次的事件後,我也改了密碼,我也使用「我的Yahoo奇摩安全圖章」了。結果, 八月六日 我的信箱又「寄出」一封主旨「給你的禮物我還很多希望你會喜歡你也要給我喔^_^」的信。


 


這是來自資安之眼http://www.itis.tw/的報導:


昨天聯合報有兩則與Yahoo相關的文章,一是雅虎與無名小站合併後要求統一帳號的爭議,一則是民意論壇「病毒信,Yahoo推得乾淨」的投書,兩者看似無關,但背後卻隱藏著網路時代大者恆大下暗藏的隱憂。


雅虎挾其入口網站與跨國公司的優勢,從信箱、拍賣、購物、部落格、交友、家族即時通等,通通整合在同一個帳戶之下,可謂包山包海,再加上到處購併既有網站,將原本擁有幾百萬用戶的其他網站買過來,再要求該網站的會友改用雅虎的帳號,一旦你用了他的帳號,個人的身分、年齡、嗜好、信用卡、手機等基本資料全部納入掌控,透過滾雪球般的效應,雅虎掌握了比戶政機關更詳盡的個人資料!


而使用雅虎帳號最常見的就是垃圾信與木馬駭客的問題,有心人士只要透過駭客軟體的收集和解碼,不難掌握雅虎用戶的信箱,再透過木馬垃圾信件的發送,可以輕易的利用受害者雅虎信箱內通訊錄自動傳送給他的親朋好友,他的親朋好友收到信後,看到是熟識者發來的信件毫不遲疑就打開了,這些過程一再複製,很難靠防毒軟體防範。


各種帳號合而為一當然方便了使用者,但是這種方便是要付出代價的,雅虎刻意忽略這個問題,刻意不讓會員瞭解帳號合併的負面效應,因為讓使用者方便有助於他擴展版圖,至於會員的權益與安全?再說吧。


 


以下是我的好友轉來三秒練功房http://www.threesecond.info/v2/modules/xhnewbb/index.php


的一篇討論,幫忙很大,值得參考,轉載如下:(看了後,我已馬上把Foxy砍掉了,另外安裝windows時為何要拔掉網路線也有詳細說明,唉!以前我都不知道。忙了三天啊!)


 


如何降低被植入木馬機會?如何減少廣告信?


不要下載來路不明的軟體:


1. 例如各大論壇的軟體分享板,特別是超聯結指向免費網頁空間,而非軟體官方網站者。
說到這個就不能不提,我個人極度厭惡某些論壇的分享制度,非會員不得瀏覽也就罷了,還要具備啥積分或是貨幣多少金錢才能看文章,盜版商業軟體就不說了,很多本來就是免費軟體的東西,取自於網路本來就應該還諸於網路,你找來這些資訊花的了你多少時間?憑什麼收費?


何況根本不是你著作的東西,打上"原創"兩個字,不是無恥是什麼?


(請見各18X論壇,發表A片連結還打上"原創",一整個可笑到無以復加)
(
難不成這片子是你拍的?)

2.
不要下載 P2P 的東西,先撇開盜版商業軟體等無關安全的話題,這裡又分成兩個重點,第一個是不安全的 P2P 軟體,請見此
http://taiwan.cnet.com/news/software/0,2000064574,20117183,00.htm


如果要使用 P2P,請使用開放原始碼的軟體,例如 eMule(BT系列我不熟,不知道哪一個是 OSS)開放原始碼可以把所有安全問題全部攤開在陽光下供人檢視,而像 Foxy 就是封閉原始碼的一個極惡範例。
http://www.threesecond.info/v2/modules/xhnewbb/viewtopic.php?topic_id=991


再來是下載的檔案本身,P2P 下載的商用軟體,你不知道被人動過多少手腳,被種了多少木馬病毒在裡面,如果沒有別的選擇,一定要從 P2P 下載,請挑選原裝未改的版本,不要用那些"強化""美化""整合""終極完整""破解".....之類的狗屁版本而且也不要被檔名騙了,抓回來後一定要在封閉系統裡面測試無誤再使用。
(
這時候你就知道 VMware 多好用)

3.
到哪裡下載最安全?
這裡不談盜版商用軟體,而以免費軟體來討論,既然軟體官方網站本來就宣稱免費下載,那為何還要捨近求遠?
最好的下載來源就是各軟體官方網站,保證安全可靠。
(
假如連官方網站都被下毒,那我也沒話說了.......Orz)


(各位知道 ()Pre-SPx 為何一定堅持從微軟網站下載嗎?答案很明顯吧)
如果官方網站已經倒閉,要如何尋找古老的軟體?
某些軟體可以在各大學術網路 FTP 下載,例如義守大學 FTP
http://ftp.isu.edu.tw/
或者中文化軟體聯盟的各大 mirror
再來就是各大入口網站的軟體分享區,例如 ToGet
http://toget.pchome.com.tw/
CNET
下載專區
http://taiwan.cnet.com/downloads/index.htm
商業網站有專門的人員對提供的內容做過濾管理,相對而言會比亂七八糟的不負責任論壇來的可靠許多。


 


二、不要亂按來路不明的連結
1.
最常見的首推萬惡的 Yahoo! 即時通的病毒訊息了,例如:


 http://安安~我想買只三星的MP3.我覺得這只好漂亮~~你也幫我看看.


看完了要和我說說感覺怎麼樣哦!http://www.xxxx.tw/xxx.com 我有點事先下嚕http://


這類病毒訊息有幾個共通的特徵,就是內文會夾雜許多亂七八糟的 http
http
是讓文字變成超連結的關鍵字,很多程式都會用到這個小技術,但如果是純敘述的中文字,幹麻沒事穿插一堆 http ??


再來,網址最後面如果是 .com,請張大眼睛,這可不是國際網域 .com 的名稱,
而是 Windows 下的執行檔,混雜在一堆網址中,讓你誤以為這是網域名稱,下載執行後當然是直接中標。
(
只有古老的 MS-DOS 才會以 .com 作為執行檔名,Win32 下的幾乎都是 .exe)


再來一個例子,下載檔名是 .scr 的,請別搞錯了,.scr 表面上看來是螢幕保護程式,實際上是個不折不扣的執行檔 .exe,正常來說沒人會把執行檔故意改名為 .scr,故意偽裝成 .scr 的肯定是病毒。
最後一個例子,檔名是文件類型,但附檔名卻命名為 .exe 或者上述的 .scr .com
例如 "清涼美女圖.exe",美女圖應該是 JPG 才對吧,怎麼可能是 .exe
當然絕對是病毒了。


以上三種常見的木馬/病毒檔案類型,表面上看來只有附檔名不同,執行的結果都一樣,就是執行檔 .exe,真正的身分可用 WinRAR 去開啟,在右邊的資訊頁可以看到它的真面目,就是 WinRAR 自解壓縮檔,搭配自動執行指令,例如 Setup=xxx.jpg 先秀一張美女圖轉移你的注意力,然後 Setup=xxx.exe 病毒就在背景開始發動了....

2.
上述即時通病毒的補充說明:
這類訊息的文字部分,有時會有簡體字或大陸腔,例如上面的 "我覺得這只....",台灣應該沒人用"這只",這一類語氣與一般人不同的地方,要多細心才會發現,
用即時通的人很多,如果你發現你的朋友傳來的訊息語氣和平常完全不同,例如明明習慣無蝦米輸入法的人,卻打一堆注音文夾帶超連結過來,明明中打很慢的老人家,突然一瞬間傳了幾十個字夾帶超連結過來,這類反常的舉動都是應該多留意的。


3. 不明的垃圾信、病毒信:
這邊要說的是電腦中毒後,被當作發信跳板而發出去的大量病毒信,這種信件內文大致上跟前面的差不多,超連結的部份則會變成附加檔案,內文和附檔的判斷原則也跟上面大同小異,就不多說明了。


瀏覽器?先說明一般人會有的錯誤觀念。

1. IE
安全性很差?其他瀏覽器 (FireFox, Netscape, Opera..)比較安全?
錯!未必。
任何軟體都難免有漏洞瑕疵,IE 容易出問題是因為它的佔有率高,IE 已經內建在 Windows 裡了,所以 IE 佔有率可說是等於 Windows 的佔有率,駭客要下手,當然一定先挑最多人用的 IE 下手,有漏洞當然會最早被發現並且加以攻擊,
其他軟體並非沒有漏洞,或許安全性稍高,但由於占有率低,所以一般駭客沒興趣。

2.
不要用 IE,那改用 KKMAN 是否比較安全?
完全錯誤。
KKMAN
Sleipnir 這類瀏覽器,只是 IE 的前導程式(或說"外殼")而已,換了一個殼,骨子裡仍然是 IE,任何網站只要會破壞 IE 的,換了 KKMAN 一樣會掛掉你的 IE
請注意,如果你用的是 FireFox IETab 套件,那就一樣等於是在使用 IE,所以該掛掉的一樣都會掛掉。


接下來說說 IE 的幾個最大的敗筆。


1. ActiveX 功能太強,強到足以在你的電腦裡安裝軟體!
這是什麼意思?
瀏覽器可以安裝軟體,可安裝軟體的權限就等於可以在硬碟的任何地方存取檔案,並且修改登錄檔!
一般人根本不知道什麼是 ActiveX,只知道畫面上出現東西問你要不要裝啥 OOXX 的,按下是就對了,如果是惡意程式的話,在按下是的這一刻就等於取得控管你電腦的最高權限,沒有不能做的事!
請看萬惡的 3721
http://forum.icst.org.tw/phpBB2/viewtopic.php?t=6946&


2. IE 整合了 Windows 的殼層 (Shell)
(
什麼是殼層?請自己回家看作業系統概論,今天這堂不是計概課。)
1997 年,微軟推出 IE4.0 開始,就跟 Windows 緊密結合在一起,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只要搞掛了 IE,就等於 OS 已經掛了一半,但其他的瀏覽器則只是 Windows 下的一個應用程式,最糟糕的結果頂多就是這個程式當掉,關閉程式重開即可,當年(1997) IE 設計成整合 Shell,這個決策就是一大敗筆,這個敗筆十年來害的 IE 背上了超爛瀏覽器的罵名。
延伸閱讀,IE 的歷史
http://en.wikipedia.org/wiki/History_of_Internet_Explorer
延伸閱讀,把 Win98 裡面的 IE 拔掉!98Lite
http://toget.pchome.com.tw/intro/utility_system/utility_system_tweak/9203.html


再來說說如何安全的上網,使用 FireFox
目前除了 IE 以外,佔有率最高應該首推 FireFox,其他還有 Mozilla, Opera, Netscape.......
(
這邊只談 Win32 環境,Mac, Linux 等其他 OS 就不談了)
其中 FireFox, Mozilla Netscape 6.0 以後都是同一個 Gecko 核心
http://zh.wikipedia.org/wiki/Gecko
(
本文不是瀏覽器大百科,所以細節不詳述了,請自己看 Wiki)


「我個人的習慣,是直接把 FireFox 當作預設瀏覽器」
這點很重要,養成正確的習慣才是安全的第一步。


FX 無法正確顯示版面的網頁,我會直接當作拒絕往來戶,除非萬不得已非開不可,我才會用 IE 去開。
以下列出幾種重要的例外:

1.
大陸網站:絕對不要用 IE 開,十個裡面九個有病毒或木馬或一堆奇怪的東西如果一定要用 IE,請在 VMware 裡面開!


2. 國外色情網站:同上,如果一定要用 IE,請在 VMware 裡面開!
(
別問我為什麼上色情網站還要這麼囉唆,有時候是測試所必須,不得不開)


3. 病毒網址:因為工作所需,常常要代客打開一大堆危險的病毒網址,像前篇所述的即時通病毒,一定要先用 FX 開,你會看到明顯的差異!IE 打開網址直接中標!FX 則是會下載檔案讓你掃毒!
如果因為測試或實驗所需,要用 IE 看到病毒執行的結果,請務必在 VMware 封閉環境測試,不要傻傻的拿自己的電腦當白老鼠!


 


其實病毒都有一個通病,常會在此兩項中做啟動動作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


然後在由此兩項中的啟動呼叫另一個病毒檔常駐在記憶體中所以很多防毒軟體最容易常造成的錯誤就是偵測到病毒類型,卻無法解毒或者刪檔再者很多病毒檔案都是使用類似名稱的方式矇騙使用者,比如一般正規性的檔案為Rundll32.exe
但是病毒檔卻為 Rund1132.exe


或者 Explorer.exe Exp1orer.exe
這主要差異在小寫字母的 L 跟數字的 1 相似。


還有一種方式就是使用相同檔案名稱卻放置在不同的目錄中讓你難以確認此檔到底是真還是假一般正規性的 Explorer.exe 放置在 %SystemRoot%病毒檔卻使用相同的 Explorer.exe 檔案卻放置在 %SystemRoot%\System32

所以囉!這得使用四個步驟法來徹底解決
第一、工作管理員強迫結束你認為有問題的執行程式
第二、刪除 Registry 上述的兩項中有疑問的 Run
第三、防毒軟體重新掃描、解毒或刪檔
第四、重新開機


 


四、正確的安裝一個乾淨安全的 Windows
萬事起頭難,其實這篇應該擺第一篇才對,而且也是我拿手項目之一,可是不知為何忘了,寫完了前三篇後才想到要寫這個...Orz


()Pre-SPx 系列都有提到這段話:
「許多人都知道,現在安裝 Windows2000/XP,必須先將系統修正檔下載後,再做離線安裝,以免中了疾風之類的病毒,」
可是沒說原因,這篇文章來細說從頭....


WinNT 家族的系統,包含 WinNT/2000/XP/2003/Vista,在系統內建了許多的服務,其中很多是有漏洞的,網路上有許多針對此漏洞所發動的攻擊,被攻陷的電腦就會成為傀儡再去攻擊別的電腦,這麼優秀的傳統(?)始自於疾風 (Blaster),詳見此
http://www.microsoft.com/taiwan/security/incident/blast.asp
後來還有殺手 (Sasser) 等後繼者,
http://www.microsoft.com/taiwan/security/incident/sasser.asp


這些病毒的特色都是攻陷電腦後,會藉由這些電腦當作跳板,再去進攻別人,因為整個網際網路上仍有許多未修復的電腦,所以整個 Internet 上可說是全面槍林彈雨的狀態「而剛安裝完未修正的系統,是手無縛雞之力任人宰割的,只要連上網路,什麼事都不用做,馬上就會中標!」


Windows 安裝過程中,只要網路卡驅動起來,取得 IP,可連上 Internet 後,就等於暴露在槍林彈雨之下,根據實測經驗,Win2000 Pro SP4 在安裝流程到"正在安裝網路元件",這個步驟過幾秒後就中標了,直接跳出 lsass.exe 錯誤的訊息,


WinXP Pro SP2 則是在 T39 (剩餘時間39分鐘) 時中標,跳出同樣的訊息,
(
這個實驗是去年做的,詳細結果有點忘記,可能不是很精確)
(
本文只討論一般人用的 WinXP/2000Server 系統不予討論)


故可以得證,在直接連接 Internet 的情況下,根本不可能把系統安全灌完,還沒灌完就中標了,所以如何安全的灌完系統就是重點了,重點來了,答案很簡單:「在安裝完全部修正檔以前絕對不要連上網路!」





參考資料:PC不裝修補檔 20分內破解
http://taiwan.cnet.com/news/software/0,2000064574,20091787,00.htm
(
這是 2004 年的舊文章了,現在中標只會更快不會更慢 XD)

以下按照幾種常見的環境說明:


1. IP 分享器,單機電腦直連 Internet
先下載準備所有修正檔與防毒軟體,安裝完系統後,直接更新到最新版 Service Pack、安裝所有更新檔、安裝防毒軟體、重新開機後,最後再連上網路更新病毒碼與 Windows Update


2. IP 分享器的小型網路(家庭或小型辦公室)
重要的觀念:IP 分享器已經具備了基本的小型防火牆軟體,對於防制外來的攻擊還算是有效,如果沒有事先下載所有修正檔,在安裝完系統後,透過 IP 分享器連上 Windows Update 更新,基本上不太容易中標,但還是得盡速更新為妙。





請注意,上面有但書:
IP
分享器只能防制外來的攻擊,如果內部網路內有其他電腦中標,分享器是完全無法防制內部攻擊的!
如果要透過分享器上網更新,請把內部網路其他電腦關機,除非你有把握所有電腦都完全無中毒,沒把握的話就關閉其他電腦吧。


3.


大型網路(企業與學生宿舍)
(
)Pre-SPx 系列絕對是你的必備好物!
企業內部有專業的 MIS 維護管理,通常能做到大致乾淨無毒,而學生宿舍可說是毒窟的代名詞,(據說在許多大學宿網內實測中標的速度比在家裡直連 Internet 還快......)



照這標準程序去做絕對不會錯:
事先準備好()Pre-SPx、網路卡驅動程式、防毒軟體、最新病毒碼離線安裝檔,
「拔掉網路線」灌完 Windows 以及上述所有軟體,打開自動更新,最後才插上網路線連接網路,就永保安康了,如果再加上好的軟體防火牆就更完美了。

最後說明一些網路上常見的錯誤觀念:
1.
不要安裝 WinXP SP2,會拖慢系統速度,裝 SP1 就好了?
基本上,不升級到 SP2,就跟裸體騎機車不帶安全帽飆到150一樣,絕對是找死。


SP2 剛發表時確實有一些問題,但問題是來自於相關軟體商還沒做好配套措施,
以至於部分第三方軟體不相容,但 SP2 本身仍是比 SP1 穩定的,至今過了將近三年,SP2 也歷經考驗,證明是個足夠穩定的系統,這點無庸置疑。


另外,微軟早已停止支援 SP1,以後新發表的修正檔,再也不會有 SP1 的版本,
所以繼續不更新的人只是自找麻煩而已。


2. 灌完系統後再上 Windows Update 就不會中毒了?
錯,看完上面的流程後就可以知道,光是連上網路就會中標,所以別說是上網更新了,如果步驟錯誤,保證在更新完之前就中標!
離線安裝修正檔絕對是確保安全的不二法門!


3. 連上 Windows Update 會害我的 Windows 中毒?
會問這個問題的人,一定是不了解中毒的流程,上面說過了,未修正的系統只要連上 Internet 就會中標,跟你是不是連上 Windows Update 無關,當然也沒有所謂的 Windows Update 害你中毒,剩餘的說明就同上了。


4. 我要不要每個月上三秒練功房更新()Pre-SPx
(
)Pre-SP 系列的用途是給剛灌完的電腦作第一次離線更新用的,
目的是避免一連上網就中標,不是用來取代 Windows Update 做日常更新的,
日常更新請用正宗微軟 Windows Update 才是正途!


這邊說個題外話:
話說微軟這個 "一連上網更新馬上就中標" 的特色,從 Win2000 XP SP2 一直都沒有完整的解決方案,始終靠著熱血玩家的第三方軟體(就是我啦)在解決問題,直到 Windows Server 2003 才有比較像樣的辦法,


Win2003 安裝過程中,全程以內建防火牆保護系統,直到安裝完畢第一次正式進入桌面,跳出視窗要求你上 Windows Update 更新,到此為止仍然以內建防火牆封死所有的網路,唯一允許的就是 Windows Update,讓使用者能更新完畢,等到使用者按下"完成"以後,才開放內建防火牆,讓使用者能連上其他網站。這個設計雖然還是很鳥,但起碼算是達到保護系統的目的了吧。


老實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聽說有些使用MSN 7.5或7.0的使用者,被強迫升級成Windows Live Messenger 8.1以上版本了,看來微軟又開始強制升級囉!剛剛重新找了幾個版本的微軟MSN Messenger官方下載點,目前安裝、測試過MSN 7.0跟7.5都還可以正常登入、聊天,還沒看到強制要我升級成新版的畫面(可能還沒輪到台灣吧?),有需要舊版MSN的網友,可以從這邊下載。



不過由於微軟Windows Live Messneger的開發小組已經在他的部落格發文表示,即將「強烈建議」MSN 6.2、7.0、7.5、8.0的舊版軟體使用者全部換成WLM 8.1以上版本,所以…下面列出的那些舊版MSN能用多久,那就得看微軟的封鎖時程了。不過Windows 98/ME/2000等系統的使用者,是不會遇到強制升級到8.1版的問題,因為WLM 8.1版不支援Windows 98/ME/2000等作業系統。

有點亂是吧?微軟搞的。用安全性的理由(算是藉口吧),強迫使用者都升級到8.1以上版本,但因為又想賺錢,希望大家都不要用舊版的Windows作業系統,所以Windows Live Messenger 8.0 以上版本不支援「非Windows XP以上版本」,所以… 反正…用舊版的都…該死是吧??? 

剛剛每個版本的MSN、WLM都重新安裝過、再測試過一遍(MAC版的沒測試),心得是MSN 7.5版本最穩、最順、最好用!可惜快要不能用了…

 


更新:事實上如果7.0、7.5有安全漏洞,微軟還是可以幫他修補,而不是強迫升級成其他版本,但就是微軟不想繼續維護這些版本了,如果微軟還是不想維護7.0、7.5舊版的軟體的話,大家還是不要用會比較好。因為有持續修補漏洞的軟體都不夠安全了,已經不維護的舊版本軟體難保還會不會有啥安全性的疑慮… 所以,如果還是想繼續用微軟的軟體的話,乖乖聽微軟的話升級,可能比較不會頭大… 或者趕快跳船到Mac或Linux好囉…



軟體名稱:MSN Messenger for Windows
軟體版本7.0.0820
軟體語言:繁體中文版
官方網站:按這裡
直接下載:按這裡




軟體名稱:MSN Messenger for Windows
軟體版本:7.5.0324
軟體語言:繁體中文版
官方網站:按這裡
直接下載:按這裡
系統支援:只支援Windows XP以上版本的作業系統
XP無法登入的問題:請參考這篇「http://briian.com/?p=2940」。




軟體名稱Windows Live Messenger
軟體版本:8.0.0812.00
軟體語言:繁體中文版
官方網站:按這裡
直接下載:按這裡
系統支援:不支援Windows 98/ME/2000作業系統




軟體名稱:Windows Live Messenger
軟體版本:8.1.0178.00
軟體語言:繁體中文版
官方網站:按這裡
直接下載:按這裡
系統支援:不支援Windows 98/ME/2000作業系統




軟體名稱:Windows Live Messenger 2008
軟體版本:2008 (8.5.1288.816)
軟體語言:繁體中文版
官方網站按這裡
直接下載:按這裡
系統支援:不支援Windows 98/ME/2000作業系統




另外還有MAC版的MSN,一併提供下載點:

軟體名稱Microsoft Messenger for Mac
軟體版本:6.0.3
軟體語言:英文版
官方網站:按這裡
直接下載:按這裡
系統支援:Mac OS 10.3以上版本



 


老實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