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使用MSN即時通訊軟體的話,可能會發現最近MSN 7.0或7.5版軟體開始強迫使用者升級為8.1版的Windows Live Messenger,原因說是舊版軟體有安全性問題,不升級會很不安全。不過,並不是每個人都喜歡使用MSN 8.1或8.5版的軟體,如果你想在原本的Windows XP電腦中繼續安裝使用NSN 7.5版軟體的話,該如何解決呢?



以下的解決方法是參考PTT上delphinus網友所提供的資訊,最近幾天有時可以不用修改就可登入但有些人就沒辦法登入。目前看來不用特別設定就可以登入了,但也不知道哪時又不能用?先紀錄一下操作方法囉,如果真有需要用到的話,可以試試看。

另外一個使用Resource Hacker的方法之後如有需要再說囉...對了,既然微軟都說有安全性問題了,我看還是讓他強迫升級好了…他說沒問題的都有問題了,他說有問題的不就…


對了,繼續使用MSN 7.0、7.5的話,請不要使用「視訊會議」功能,因為有安全性漏洞會導致駭客入侵唷~



 

解決MSN 7.5強制升級的方法:


第1步   首先將原本的MSN 7.5軟體移除後,重新安裝一次:



MSN 7.5下載:http://briian.com/?p=2936



重新安裝好MSN 7.5後,開啟「C:\Program Files\MSN Messenger」資料夾,在「msnmsgr.exe」檔案上按一下滑鼠右鍵,再點選【內容】。

 



第2步   切換到「相容性」功能頁面後,先勾選「以相容性模式執行這個程式」,然後再點選【Windows 2000】,最後再按下〔確定〕即可。

要注意的是,目前這樣作很多人都說有效,不過哪天會無效也很難說,到時就只好再升級到8.1版本囉。既然微軟已經不想繼續維護MSN 7.5的話,雖然7.5穩定好用,萬一因為漏洞被攻擊就不好囉。


老實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NS問題又添一樁。MSN首頁遭轉址事件才平息,資安廠商隨即發現一隻會盜改DNS伺服器設定的木馬,會讓搜尋龍頭Google變身色情網站。

上週傳出因DNS(網域名稱系統)設定錯誤,導致台灣區首頁遭轉址的微軟MSN事件才剛平息,趨勢科技又警告用戶注意一個會竄改電腦DNS伺服器設定的木馬程式家族TROJ_DNSCHANG,感染後電腦將會向惡意DNS伺服器發送需求,使用者便可能被導引到錯誤的網站,「使用者將會被導引向釣魚和色情網站,騙取個人資訊或網站流量,」趨勢科技技術顧問簡勝財說。

DNS為一將網域名稱與IP位置扣連的服務,由於IP位址為四組三位數字,不利使用者記憶,且IP位址未必永遠相同,因此一般電腦需要透過ISP業者或網域名稱維運機構設置的DNS伺服器,來取得與網域名稱扣連的IP位址,再藉由IP位址連上正確網頁。

簡勝財說,一般使用者多半不需要自行設定DNS伺服器,而是透過自動尋找功能使用ISP提供的DNS服務。但木馬在更動過電腦的DNS伺服器設定後,電腦將不再連向ISP的DNS,反而會向駭客維運的惡意DNS伺服器要資料,導致使用者上網時可能在網址正確的情況下,仍被導向惡意網頁。

簡勝財說,該木馬家族在今年初被發現後,至今已發現有115台惡意DNS伺服器在進行惡意轉址行為,並發展出數十隻不同變種,行為各自不同,與初發現時的單純轉址已不盡相同。

他舉例道,新發現的變種在一般情況下,都會正確處理使用者的連線需求,亦即導引到正確的網站,但若使用者鍵錯網址,例如把www.google.com中的www錯打成wwe,一般情況下因為網頁並不存在,瀏覽器應會顯示錯誤訊息,但惡意DNS伺服器卻會把這些打錯的網頁轉引到色情網站上。

此外,某些變種則不論有無打錯網址,只要使用者欲連向某些特定網址,都會被導引到設計好的釣魚網站,意圖騙取使用者的個人資料。

簡勝財表示,一般使用者多半無從判斷DNS是否正常,且綁架DNS伺服器也不易被察覺,他建議使用者一定要留意作業系統與資安軟體有無做好更新、避免感染類似惡意程式。至於企業用戶,他則建議採用閘道端URL過濾等產品以減低風險。

MSN遭轉址亦肇因DNS

而遭轉址的MSN台灣首頁,雖亦肇因於DNS問題,但卻是因未做好變更管理導致,與上述DNS木馬因資安漏動而鑽進使用者電腦不同。

專家表示,微軟MSN遭轉址事件反應出組態設定與變更管理的重要性,「即便是更改DNS這麼簡單的事,都可能產生龐大影響,」惠普軟體事業處資深顧問王秉慎說。

他表示,組態設定與變更管理的規範必須確實落實到企業的營運流程中,而且不可因為事件本身單純便加以輕忽,「即便是修改DNS,都得需要遵循流程規定,並有專責人士比對,以免憾事再次發生,」他說。

王秉慎亦建議企業在某些人為介入容易出錯的流程,採用自動化工具,減低因打錯字、操作失當等因素造成錯誤發生的可能性。

微軟線上服務副總經理林燕表示,DNS設定錯誤在事發當日(9/6)便已修復,但由於ISP業者DNS系統及快取並非即時更新,導致直到隔日(9/7)使用者的抱怨才停止。


老實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有幾台電腦都出現會自動關機的狀況


是啥原因呢Undecided!!??


使用電腦會當機或自動重開機或自動關機的可能原因
1.軟硬體相沖或軟體間相沖甚至是硬體間相沖
2.硬碟空間接近飽和
3.電腦中毒到安全模式下掃毒會比較乾淨
4.風扇轉速太慢或壞了而導致主機散熱不良主機拆開看看吧
5.電源供應器不足瓦
6.電源供應器插主機板的那條排線沒插好或電源線沒插好
7.記憶體或顯示卡沒插好或鬆掉
8.IRQ共用衝突 DMA衝突和I/O衝突
(到裝置管理員那裡看看有沒有警示符號例如:驚嘆號或問號等)
9.軟體移除不乾淨的後遺症
10.某個程式檔案毀損 / 光碟損壞 / 硬碟有實質壞軌 / 其他硬體壞了
11.主機爆容
12.主機內卡太多灰塵了
13.CPU過熱
14.顯示卡過熱
15.記憶體不足或混插以及壞掉(混插會照成系統不穩當機及藍底白字畫面)
16.RESET開關損壞 開關彈性減弱或機殼上的按鈕按下去不易彈起時以及開關線距離過近照成短路
(已致於稍微震動到或碰到主機就自動重開機)
17.顯示卡和記憶體金手指處有氧化現象 把他們都拔起來用橡皮擦在金手指處擦一擦再插上去試試看


或者日前你的電腦曾加裝記憶體或換過顯示卡的話請把新的拔掉插上原本舊的看看因為你的硬體可能已經相沖了

若是當機除了中毒和硬碟壞軌以外就屬軟硬體相沖或軟體間相沖甚至是硬體間相沖最有可能
 


另外還有一個方法控制台 → 系統 → 進階 → (啟動及修復) 設定 →不要勾選 "自動重新啟動"(治標不治本) 


 




  • 自動關機問題!! - Yahoo!知識+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7006112903649



  • 求助!電腦自動關機

http://iask.sina.com.cn/b/3654605.html



  • ◆明日家族◆ - 《問題》該記憶體不能為 read 的問題

http://www.bbsfans.com/tcbb/myindex.php?vplace=vthread&threadid=187658&boardid=28



  •  [轉貼]會出現記憶體不能為READ或written的原因 @ 硬體討論區

http://www.bonny.idv.tw/cgi-bin/lb5000/topic.cgi?forum=15&topic=1220



  • ”0x01401e10”指令參考的”0x872c3d53”記憶體。該記憶體不能為”read”。 - Yahoo!知識+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7006072503709



  •  資安論壇  觀看文章 - 請問各位大大 碰到WinXp出現該記憶體不能為read 訊息

http://forum.icst.org.tw/phpBB2/viewtopic.php?t=4307


 http://forum.moztw.org/viewtopic.php?t=6974


 



老實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隱藏的危險——主板電容選購技巧
對電腦系統穩定性影響最大的就是主板,而對主板的穩定性影響最大的,是主板的PCB板、電路的走線和電容。很多人在選擇主板的時通常都會注意一下主板電路板的層數和電路走線是否合理,而對於電容,通常只是瞭解一下數量及太小,對於品牌等方面,倒是不太在意。而劣質的主板電容會對整個主板的穩定性造成很大的影響。這種草率的主板選擇方式,也埋下了日後招來禍端的種子。


電容的作用


  作為保證電源對主板及相關配件供電穩定性的重要配件,電容的作用至關重要。它在主板中主要的作用就是儲能、濾波、延遲,而在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濾波。隨著CPU主頻的提高和顯卡、內存等配件耗電量的日益增大,這些設備對主板的供電要求越來越苛刻。為了保障系統的穩定,必須要保證電流的絕對純淨。而想做到這點就需要使用大容量的電容來進行濾波。主板必須要有穩定而純淨的電流供應。這就是為什麼電容大部分都分佈在CPU插座及主板外接電源接口附近的原因。


  按照英特爾技術白皮書上的標準,主板CPU插槽附近的濾波電容單個容量最低要求為1000微法,現在大部分主板上常見電容的容量為2200微法,個別主板產品甚至採用3500微法或者更高的電容,英特爾的原廠主板之所以供電系統方面獲得了一致好評,就是因為在其主板上,一般單個電容容量都在3300微法以上,這就是英特爾原廠主板極其穩定的原因之一。而一線大廠之所以產品的銷售價格會高於二三線廠商,有一個原因就是其在電容方面通常都會採用紅寶石、三洋、KZG等日系名廠的電容產品。畢竟在產品成本上,一線廠商投入的要更多。


電容的分類


  電容種類一般可大致分為陶瓷電容、電解電容、鉭電容三種。根據其特點及發揮的作用分佈在主板的不同位置。而電源部分所使用的電解電容和CPU附近的陶瓷電容對整塊主板穩定性影響是最大的。在電源部分所使用的電解電容可以對外接電源所提供的電流進行第一波過濾,CPU及內存旁邊的陶瓷電容則可以進行第二波過濾,再配合以鉭電容,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持電流的純淨,進而保障系統的穩定。



電解電容



陶瓷電容



鉭電容


  根據電容同PCB板連接方式的不同,電容又可以分為貼片式及引腳式電容兩種。目前主板上大部分的陶瓷電容、電解電容都在逐漸向貼片式電容轉型。儘管在實際功效上幾乎是沒有什麼區別,但引腳式電容的底端同PCB板之間的空隙,會導致使用過程中進入一些例如灰塵之類的雜質,而如果這些雜質是可以導電的話就會造成主板電路的短接,那樣就會導致電容損壞甚至主板報銷的後果,所以我們在選擇主板時,要盡量選擇使用貼片式電容的主板產品。


電容的品牌


  所謂一分錢一分貨,電容的品牌當然也是衡量一個電容優劣的關鍵因素之一。現在很多大廠主板上都使用了Rubycon、Nichicon、KZG、Sanyo、RLX等日系名廠的電容產品,而OST、RLS等台系廠商的電容產品也得到了普遍的應用,現在我們就認識一下這些品牌的電容。



RLX電容



RLS電容



Nichicon(藍寶石)電容



KZG電容



Sanyo(三洋)電容



Rubycon(紅寶石)電容


  除了注意主板電容上的用料之外,還需考慮的一點就是主板的質保。選用劣質電容的主板在使用初期也許不會出現什麼問題,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後就會漏洞百出,質保三年的大廠主板可以使你免除很多售後的後顧之憂。


  對於一台電腦來說,穩定性是最重要的,而電容對於整個系統的穩定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希望此篇能夠為您在選購主板時提供一些參考。


 


電容的標示主要有下列幾項,先簡單的來介紹一下:


  1. 1電容容量:這是標示著這一個電容的容量大小,如果錯用了不同數值的電容,雖然不一定會出事,但是卻已經偏離原先電路設計的本意。
  2. 電容耐壓:這是表示此一電容所能承受的最高峰值電壓,需要視電路的狀態選用足夠的耐壓品種,才不會因為電容耐壓能力不足,輕則電容被擊穿而報銷,重則電容爆裂機毀人傷,不可不慎!
  3. 電容極性:除了無極性金屬膜電容與陶瓷電容,雲母電容外,一般電容都有極性的分別,裝機時極性搞錯接反了,小心炸電容的慘烈景況!恐怖啊!
  4. 容量誤差:容量誤差代表此一型號電容的容量誤差值,誤差值越低代表您買到的電容容量與標示值越相近,大量使用時也表示整體能更趨一致。
  5. 電容耐溫:表示電容能承受的工作溫度極限,超過此一限制,電解液可能乾涸或減短壽命。

     


    哪種電容比較好? 哪種比較差?



    網路上的評比:









    優:Nichicon NCC(KZH、KZG、KZE)
    Rubycon Sanyo Panasonic
    Fujitsu Nippon Teapo Taicon
    劣:Sacon GSC Chocon Fcon
    Jackcon Lelon G-LUXON OST

    日系
    Rubycon(最高檔是Black-Gate)
    Sanyo(最高檔的是OS-CON紫色的...大部分見於VGA)
    Chemicon
    Nichicon
    Panasonic
    Fujitsu

    台系
    TEAPO
    GSC
    Jackcon(爛到死)
    CHOYO

老實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微軟新一代作業系統--「Windows Vista」發表後,新推出的電腦產品(桌上PC、NB)都紛紛改搭Vista上市。消費者買了這樣的產品回家後,可能馬上就會遭遇一些問題。


並非所有人都想嘗鮮使用Vista,使用者也許對Vista介面不熟悉,操作起來便不知所措。也可能系統規格較低,跑起Vista非常不順。更大的可能是,許多原本用在XP的軟體,在Vista上有些會有相容性的問題,無法正常安裝或運作。


在這些個問題困擾下,使用者想灌回熟悉的Windows XP也無可厚非。而我們建議的解決之道有三:「1.砍掉重練; 2.適應Vista; 3.雙系統共存」。



新推出的電腦產品紛紛搭載Vista作業系統


方案一:砍掉重練


最乾脆的方法,是把Vista作業系統移除掉,重灌成WinXP。其做法應該不用我們多說,找一張「正版」Windows XP光碟開機重灌就解決,從此就能忘了有Vista這一回事。


比較麻煩的是,Vista機種提供的XP驅動程式,常常會東缺西漏的。隨附光碟中的驅動程式以Vista版本為主,許多Driver無法通用在XP上。真正支援XP的Driver,有時上官網還不一定找得到,必須自己多花點時間解決。


方案二:適應Vista


事實上,Vista也沒那麼難用。除了一些花俏介面與新增功能,大致上操作概念不會跟XP差太多。只要用過一段時間,相信多數人都能輕鬆上手。


不過,軟體相容性卻仍是個頭痛的問題。多數XP軟體在Vista依然可正常安裝、運作,但也有一部分會有問題。如果剛好您用得最習慣,或是非用不可的軟體,遇上無法相容的情況,那可真是個大麻煩。


還好,跟過去XP一樣,Vista也有相容性的設定功能,能解決「一些」軟體與Vista不相容的問題。



Vista相容性設定




安裝軟體時的相容設定


如果在安裝軟體時,出現「此軟體只限安裝於Windows XP」之類的錯誤訊息,或是一直無法成功完成安裝。不妨試試先為安裝檔加上相容性設定,之後再執行一次,也許就可以順利安裝。若這方法仍無效的話,也只能去找其他代用程式了。



1.在安裝執行檔上按右鍵,選擇功能表中的「內容」(安裝檔在光碟上也適用)



2.勾取「相容性模式」方框,再有問題就把「管理權限」也打勾試試


程式執行檔的相容設定


有些時候,相容性問題會發生在開啟程式的時候,或是程式運作中出狀況。解決的方式跟安裝相同,請先找到該程式的「執行檔(*.EXE)」,到內容中設定好相容性,說不定就能正常執行了。當然,這還是不保證100%有效。



1.找出程式執行檔,按右鍵,選擇功能表中的「內容」



2.同樣勾取「相容性模式」方框,再有問題就把「管理權限」也打勾


停用UAC使用者帳號控制



Vista還有個東西很煩人,全名叫做「使用者帳號控制」的UAC功能,動不動就在開啟程式、設定系統功能時先跳出來,問使用者是否授權這個存取動作,然後才能繼續執行。這種情形一再又一再出現,很容易讓人不耐煩。



想更動系統設定,就會需要授權才能繼續



開啟程式也得過UAC這關


就安全防駭的角度來說,此功能是有其必要的。它能防止駭客或木馬程式在使用者毫無察覺的情況下,偷偷地安裝危害系統的軟體,或是偷偷變更系統設定。


但對多數不懂「防駭」的使用者來說,這樣的功能常常是「有等於沒有」,就算系統警告你這程式有問題,也會照樣給它傻傻地允許執行,失去了保護的意義。


假如你真的不堪其擾,即使官方「不建議」這樣做,Vista倒也可以讓你關閉這功能,讓UAC不再跑出來煩人。關閉UAC可照下列步驟進行:



1. 視窗開始功能表->控制台



2. 點選「使用者帳戶」



3. 點選「使用者帳戶」裡面的「使用者帳戶」(XD)



4. 點選最後一項「開啟或關閉使用者帳戶控制」



5. 終於來到目的地,將方框內的打勾「去掉」,按下確定



6. 必須重新開機才會套用這項設定



Vista + XP雙系統共存




人心總是矛盾的,既然對Vista又愛又怕受傷害,那麼倒不如讓Vista跟XP兩代作業系統共生共存,愛現貨想嘗試新功能時就用Vista,真正要認真工作時求方便就改用XP。


接下來,我們就要教大家如何在「不影響原有Vista作業系統」的情況下,多安裝一份XP作業系統,並讓兩個作業系統可以在開機時以選單切換。


基本上的設定程序如下:


挪出硬碟空間 -> 快速格式化分割區 -> 重灌XP -> 恢復Vista開機程序 -> 安裝VistaBootPRO(三方軟體) -> 修改開機選單 -> 完成


您手邊所需要準備的工具,包括:


一部安裝Vista的電腦、正版Windows XP安裝光碟、正版Windows Vista安裝光碟(或NB隨附的Vista還原光碟)、VistaBootPRO 3.0軟體(下載)


挪出硬碟空間


要多安裝XP作業系統,我們當然得先幫它準備一個專用的分割區,也就是說,硬碟至少要割出兩個分割區,一個是原先的Vista,另一個就留給XP安裝使用。


如果您的Vista NB買來,預先就割好兩個分割區,那麼便可跳過這個步驟,直接從「重灌XP」的部分開始。但把這部分的功能學起來,日後還是很有用的唷。


如果您的NB原本只有Vista作業系統一個分割區,或是想調整兩個分割區的容量比例,又或者是想多割出第三個分割區來裝XP,那就必須先調整硬碟分割。


過去的方法是用Partition Magic這類的分割區調整軟體,但不幸的,目前Partition Magic仍未對Vista作業系統作支援,所以是無法適用的。那到底該怎麼辦呢?


別擔心,讓Vista自己來「變魔術」就好了。Vista內建有類似Partition Magic的分割區調整功能,可以在不會影響分割區原有內容的情況下,靈活調整各個分割區的容量大小。其設定方式如下:



1. 開始功能表 -> 在「電腦」上按右鍵 -> 點選「管理」



2. 出現Vista的電腦管理介面



3. 選擇左欄的「磁碟管理功能」



4. 磁碟管理功能,顯示的是目前磁碟分割狀況


以我們測試的這部NB為例,整顆硬碟容量是93GB,其中隱藏的「還原分割區」佔了6.5GB,剩下的都讓「Vista作業系統分割區」給佔去了。還原分割區我們不要去動它,而是拿Vista所在的分割區下手。


在要調整的分割區上按下滑鼠右鍵,選單中就會看到「延伸磁碟區」、「壓縮磁碟機」、「刪除磁碟機」這三個調整分割的項目。顧名思義,「延伸磁碟區」就是增加該分割區的容量,「壓縮磁碟機」是縮減容量,「刪除磁碟機」就是整個殺掉。


在這個例子中,因為硬碟上已經沒有多餘的空間,所以「延伸磁碟區」的項目是不可用的。又因為這是Vista系統所在的分割,所以它也不允許「自殺」(刪掉自己)。請照下列步驟調整:



1. 在Vista分割上按右鍵,選擇「壓縮磁碟區」



2. 稍等一會兒,系統要先檢查可以縮小的空間



3-1. 結果出來了,大約有36GB空間可以壓縮(空出來)



3-2. 事實上這分割還有74GB空間可用,但系統並不允許將它全挪出來



4. 執行「壓縮」後,空出了36GB的「未配置空間」,準備任你宰割


快速格式化分割區


接下來請先將新增的「空置分割區」格式化,這步驟跟在Windows XP的操作沒有差別。建議將磁碟區標籤命名為「xp」之類的明確名字,以便日後識別。



 


重灌XP -> 恢復Vista開機程序




重灌XP


拿出事先準備的「正版」XP光碟,用光碟開機來安裝,分割區不要選錯了。等作業系統安裝完畢,您還得想辦法找到for XP的驅動程式,自己將它們一一安裝完畢。



用XP安裝光碟重新開機,將XP灌進剛準備好的分割區



XP安裝完成,回到熟悉的藍天綠地桌面


恢復Vista開機程序


剛剛灌好的XP作業系統,會把Vista的開機程序給蓋掉,變成每次開機就直接進XP,而再也回不到Vista了。這是因為XP比Vista來得舊,因此它認不得新來的Vista,也就沒辦法將它辨認為另一個開機分割區。此外,XP的開機程序也沒辦法用來載入Vista,因此用XP時代的老步數,手動修改boot.ini也不可行。


此時,請拿出「正版」的Vista安裝光碟,或是NB隨附的Vista還原光碟(VAIO必須自行製作還原光碟),準備用光碟上的開機工具來恢復原先Vista的開機程序。



1. 以Vista光碟開機的畫面,按下一步



2. 這邊選擇左下角小字,「修復您的電腦」



3. 程式自動檢測出待修復的Vista系統分割區



4. 選擇「啟動修復」,來修正無法以Vista開機的問題



5. 修復完成,重新開機吧


大功告成了嗎?別急別急,還差一點點。Vista開機恢復後,開機又變成直接載入Vista,而不會去理會你剛剛灌好的XP。這時候得動點手腳,去修改Vista作業系統特有的BCD(Boot Configuration Data)開機設定。


因為Vista的BCD editor相當難搞,大家通常會走另一條捷徑,以大名鼎鼎的第三方軟體--VistaBootPRO,在圖形介面下輕鬆管理開機選單。




安裝VistaBootPRO->修改開機選單->完成




請開機進到Vista環境,上網取得VistaBootPRO這個第三方軟體(下載),馬上把它安裝起來。



啟動VistaBootPRO,選擇「Manage OS Entries」來編輯開機選單



勾選「Add new operation system entry」新增開機項目。
OS Type:選擇Windows Leagacy(舊版Windows),
OS Name:自行填入喜歡的名字,
Driver Letter:選擇ntldr這個XP開機檔所在的位置,一般是「C:」,
boot delay:設定選單等待使用者選擇的時間,
按下Apply套用此設定。



在這個例子中,ntldr檔位是在Vista所在的C:
(ntldr是個隱藏系統檔,必須開啟相關設定才看得到)



重新開機,便會出現Vista跟XP兩個項目任君挑選
(選XP若無法正常開機,請回VistaBootPRO另選Driver Letter:)


更多設定


如果您使用XP的機率比較高,希望將XP設為預設的開機項目,仍是可以用VistaBootPRO來調整。除此外,也建議將選單延遲時間縮短(設定10秒左右),以節省重新開機的時間。



也可以把XP設為預設開機項目,並縮短選單等待時間






老實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文是射手豬管理的版中另位版主所貼   內容為對岸朋友所寫   看不懂請多看幾次囉


http://www.centurys.net/viewthread.php?tid=13063&fpage=1


Windows XP 在〔開始〕>〔執行〕,輸入〔cmd〕按確定,



〔 command prompt〕 鍵入〔netstat〕查看目前已與本電腦建立的連接。


顯示出來的結果表示為四列,其意思分別為


proto:協議,


Local Address:本地地址,


Foreign Address:遠程地址,


State:狀態。





在位址欄中冒號的後面就是埠號。


如果發現埠號碼異常(比如大於5000),而Foreign Address中的位址又不為正常網路流覽的位址,那麼可以判斷你的機器正被Foreign Address中表示的遠端電腦所窺視著。
在對應行的Foreign Address中顯示的IP位址就是目前非法連接你電腦的木馬用戶端。


當網路處於非活動狀態,也就是目前沒什麼活動網路連接時,在 command prompt 視窗中用netstat命令將看不到什麼東西。此時可以使用“netstat -a”,加了常數“-a”表示顯示電腦中目前處於監聽狀態的埠。



對於Windows98來說,正常情況下,會出現如下的一些處於監聽狀態的埠(安裝有NETBEUI協議):

如果出現有不明埠處於監聽(LISTENING)狀態,而目前又沒有進行任何網路服務操作,那麼在監聽該埠的就是特洛伊木馬了!

注意,使用此方法查詢處於監聽狀態的埠,一定要保證在短時間內(最好5分鐘以上)沒有運行任何網路衝浪軟體,也沒有進行過任何網路操作,比如流覽網頁,收、發信等。不然容易混淆對結果的判斷。




 

"哩 叨係哩 過來"2006/10/10 22:44 回應

如果有.... 要如何清除~€


首先就是抓出有問題的對外連線囉!我們可以使用TCPView這個小程式來關閉這個連線!類似功能的程式,還有 NirsoftCurrPorts


TCPView 2.3可以檢視 TCP/UDP 端點的資訊










軟體介紹:




TCPView v2.31 中文版


軟體大小:  40KB
介面預覽:  按我觀看

■軟體名稱:TCPView
□軟體版本:2.31
□語言介面:中文
□使用限制:無
□軟體性質:免費軟體
□軟體類別:網路工具
□購買金額:無
□作業平台:Windows 98/Me/NT/2000/XP(Windows 95 使用者須先安裝 Winsock 2 Update)
□原創公司:Sysinternals(http://www.sysinternals.com/)

■中文化資訊:
作者:valen520
E-mail:valen520@mail2000.com.tw


■軟體說明:
比 DOS 指令 NETSTAT 還好用的小軟體,
可以即時監控哪些軟體,透過哪個PORT,連到哪個IP,
以防不明程式偷偷連上 INTERNET 將你的資料傳出去。
使用時請到 選項 -> 字型 -> 改成新細明體 9 因為預設的字型太小了!


下載位置:http://omega.idv.tw/download/show.php?id=23


 


TCPView2.4英文版


TCPView 是一支很好用的網路監控程式,可以及時監看 TCP/UDP 的封包流向,而且不用安裝就可以執行了。
第一次執行時,請先去改字型,不然字很小,看不清楚。


名  稱: TCPView


版  本: 2.4


檔案大小: 82.7 KB


 語言介面: 英文版


版本性質: Freeware


釋出日期: 2005/04/15


作業平台: Windows NT/2000/XP


原創網站: Sysinternals Freeware


檔案下載:


> 從原創網站下載主程




老實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一、備份Outlook Express 的郵件帳號
為什麼要備份帳呢?理由很簡單,有時候把帳號密碼給忘了也是挺麻煩的事;或著是您在Outlook Express上面設定了多個使用者帳號設定。但必需要注意的是底下所教的功能並不能一次把所有的帳號密碼通通備份,必需要分別一個個單獨匯出或匯入。
首先,開啟Outlook Express後,按一下最上面的「工具」在下拉選單裡選擇「帳戶」按一下,然後開啟網際網路帳戶的視窗後,按一下上面「郵件」的頁籤,然後在內容裡按一下你的郵件帳號反白,再按一下右邊的「匯出」,然後在匯出網際網路帳號的視窗裡,在「儲存於」的地方下拉▼選擇您所有儲存的位置或磁片,然後按下「確定」即可。(通常這預設的檔名會與帳號相同的「*.laf」檔。匯入時只要在網際網路帳戶的視窗按「匯入」把原來儲存的檔匯入即可。

二、備份Outlook Express 信件


有時候您的一些重要信件是需要備份的,Outlook Express的信件都是以「*.dbx」的副檔名形式存檔,存在電腦中的某一個資料夾裡。要找出來其實很簡單。
首先,開啟Outlook Express後,按一下最上面的「工具」在下拉選單裡選擇「選項」,在選項的視窗裡按一下上面「維護」的頁籤,然後按一下右方的「郵件資料夾」的按鈕,開出郵件資料位置的小視窗後,把中間那一欄一長串的字反白後,按右鍵,選擇「複製」,然後開啟「我的電腦」在網址列上貼上剛才複製的那一長串字之後按下「Enter」 或網址列旁的「移至」的按鈕,開出郵件資料夾的視窗後,把裡面所有的單項或是妳選擇要儲存的郵件點選複製到你要存放的位置即可。要回復備份只要先複製你先前備份的郵件然後貼上你的這個資料夾的視窗裡即可。

三、備份Outlook Express 通訊錄


開啟Outlook Express 按下一左上角的「檔案」下拉選單裡選擇「匯出」→「通訊錄」,然後在匯出通訊錄的視窗裡,按一下「文字檔案(逗點分隔)」然後按一下右側的「匯出」,然後在CVS匯出的視窗裡,按一下「瀏覽」選擇你要儲存的位置,按一下底下的「下一步」,在CVS的視窗裡勾選你要備份的項目,然後按一下底下的「完成」就可以完成備份通訊錄了。這個備份的副檔名是.cvs 。匯入時相反的步驟,把先前匯出的檔案反過來匯入即可。

四、互通Outlook Express的通訊錄與Outlook聯絡人資料


使用剛才第三項的方法,就可以把Outlook Express通訊錄裡面的資料給匯入Outlook的聯絡人裡面去了。

五、Outlook Express多人共用(使用多個帳號)


比如說,你hinet的郵件帳號原本就預設在Outlook Express裡面,此時您可以再把其他的電子郵件信箱也設定到Outlook Express裡面,例如Pchome的電子信箱,但Yahoo的信箱除非您是有加大空間付費的不然無法設定在Outlook Express裡面,要有另外外掛一個程式才行。有支援Outlook Express的網路信箱得要有支援POP3、SMTP的通訊協定才行。
開啟Outlook Express 按下一左上角「檔案」下拉選單裡選擇「身份」→「新增身份」,開啟新識別身份視窗,請在空白欄內輸入您新的「身份名稱」,底下的「要求輸入密碼」這一個項目就看你要不要勾選,用意是在切換身份時得輸入密碼,然後按一下底下的「確定」。接下來會開出網際網路連線精靈的視窗,請在空白欄內輸入你想要的暱稱,然後按下底下的「確定」。接下來開出的視窗請輸入「電子信箱帳號、密碼、確認密碼」,接下來開出來的視窗你得輸入「內送、外送伺服器位址」(這個伺服器位址請參考網路郵件上網頁上面的說明。比如pchome的電子郵件來說,先登入pchome的電子郵件之後,在畫面的右方按一下「功能設定」的按鈕,開出來下一頁的畫面下拉捲軸按一下「伺服器位址」的連結之後就可以查知你的內收外送的伺服器位址了。) 這一項設定,可以分別新增身份,增加好多個信箱。
使用時,開啟Outlook Express 按下一左上角「檔案」下拉選單裡選擇「切換身份」就可以選擇你要開啟的帳號信箱了。
同時,也可以開啟Outlook Express 按下一左上角「檔案」下拉選單裡選擇「身份」→「管理身份」進行身份的管理。

六、不要再出賣你的朋友 ~~ 使用密件副本寄信


有時候當你收到一封mail時不知有沒有注意到,可能你可以在信裡面看到朋友的朋友、甚至是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等等一大長串帳號名稱,或許這也沒有什麼只是,當有心份子存心想利用時,那麼垃圾郵件、廣告郵件、病毒散播郵件也就理所當然了。
不論寄信、轉寄信件,你可以在視窗最左上角,在「傳送」信件之前,先按一下「收件者」三個字,會出現一個「選擇收件者」的視窗,在視窗左邊那一欄,先按住鍵盤上的Ctrl這個鍵,然後用滑鼠逐一點選要傳送的對象,選好之後,按一下中間的「密件副本」,所選擇好的就會移動到右邊這一欄,(有誤選的可以在右邊這一欄按右鍵選刪除),然後按下「確定」,就會回到原來要寄的那封信的內容,再按下「傳送」就可以把信傳到寄件夾了!

七、更改寄件者的名稱


在設定郵件帳號時,到處都要輸入一堆帳號、名稱之類的,到底別人收到我們的信件時顯示給對方看到的是什麼名稱?
開啟Outlook Express 在上面按一下「工具」下拉選單上選「帳戶」開出網際網路帳戶的視窗後,按一下上面「郵件」的頁籤,然後在內容裡按一下你的郵件帳號(比如說msa.hinet.net,就是@後面的那一串)然後按一下右邊的「內容」按鈕,然後在內容的視窗,在「一般」的頁籤裡,中間附近有一個『名稱』的那一欄,上面顯示的就是別人收到你寄信時所顯示的名稱,你可以在這裡更改你的所想要讓收到信件者看到的名稱了。

八、手動收發信件


Outlook Express 的預設值是每格幾分鐘就會自動收發信件,這種貼心的動作有時候反而是我們的困擾(比如說病毒的自動傳送就是利用這種功能)所以我們就有需要改設成手動,當要收要發單獨的操作。
開啟Outlook Express 在上面按一下「工具」下拉選單上選「帳戶」開出網際網路帳戶的視窗後,按一下上面「郵件」的頁籤,然後在內容裡按一下你的郵件帳號(比如說msa.hinet.net,就是@後面的那一串)然後按一下右邊的「內容」按鈕,然後在內容的視窗,在「一般」的頁籤裡,把底下「接收郵件或同步處理時包含這個帳戶」給勾選起來,然後關閉對話視窗,回到Outlook Express的主視窗只要按下上面『接收/傳送』旁的▼,下拉選單就可以選要接收或傳送了。
這個還有另一個方法,開啟Outlook Express 在上面按一下「工具」下拉選單上選「選項」然後在開啟的選項的視窗上,按一下上面「一般」的頁籤,把「啟動時傳送及接收郵件」「每格××分鐘傳送及接收郵件」這兩個項目不要勾選,然後切換到「傳送」的頁籤,把「立即傳送郵件」這項也不要勾選,再按下底下的套用,就不會自動的接收及傳送郵件了。

九、定期壓縮信件匣


有時候開啟Outlook Express不是當機就是啟動的很慢,這原因就是收件匣存了太多的信件了,每次開啟時系統就得大費周章的去讀取那龐大那麼多的信件的關係,所以平常除了要經常的清理刪除信件之外,還得把「刪除的郵件」這個資料夾裡清空,同時雖然有清空刪除了,但系統空間還是沒釋放出來,所以不但浪費空間,也使得效能低落,經過「壓縮」後就能提高Outlook Express的效能了。
開啟Outlook Express之後,按一下左上角的「檔案」→「資料夾」→「壓縮所有資料夾」,Outlook Express就會進行壓縮的動作。(這個動作並不是把信件壓縮,只是把空間壓縮整理而已,並不會影響到爾後讀取郵件的動作) 另,還可以設系統自動壓縮的功能:開啟Outlook Express 在上面按一下「工具」下拉選單上選「選項」然後在開啟的選項的視窗上,按一下上面「維護」的頁籤,中間有一欄『浪費空間達××%便壓縮檔案,這個項目假使你的信件夾空間很大,可把數值改成5~10%即可。

十、無法開啟Outlook Express的附加檔案


如果你的Outlook Express在6.0的版本,在收到有附加檔案無法開啟時,這原本是Outlook Express的一項貼心的保護行為,通常新安裝好時預設的就是這項數值,所以才會有附加檔案無法開啟的情形。
開啟Outlook Express 在上面按一下「工具」下拉選單上選「選項」,然後在選項的視窗上按一下「安全性」的頁籤,先點選「受限制的網站區域(較安全)」這一項,然後勾選「在其他應用程式試圖以我的名義傳送電子郵件時警告我」,然後取消「在附件有可能有病毒時不允許儲存或開啟」的選項,然後按一下底下的「套用」再按下「確定」關閉視窗。

十一、轉寄信件時不會出現「>」的符號


有時候我們收到一些文章內容不錯的信件時,常常會為了每一行的開頭附帶了一堆的「>>>>>」這種三角型符號,實在礙眼。
開啟Outlook Express 在上面按一下「工具」下拉選單上選「選項」,然後在選項的視窗上按一下「傳送」的頁籤,然後按一下右下角的「純文字設定」的按鈕,在開出來的純文字設定的視窗,把「回覆或轉寄時須將原期法函內縮並附加符號」的選項取消即可。

十二、如何避免Outlook Express亂碼信


開啟Outlook Express 在上面按一下「工具」下拉選單上選「選項」,然後在選項的視窗上按一下「傳送」的頁籤,然後按一下右下角的「HTML設定」的按鈕,在開出來的「國際傳送設定(HTML傳送設定)」的視窗上,下拉▼箭頭選擇「繁體中文Big5」,然後勾選「回信時標題永遠使用英文」再按下「確定」即可。
開啟Outlook Express 在上面按一下「工具」下拉選單上選「選項」,然後在選項的視窗上按一下「閱讀」的頁籤,然後按一下最底下的「字型」的按鈕,開出字型的對話視窗後,在字型設定這一欄拉動捲軸找到「繁體中文」的項目按一下滑鼠左鍵反白,然後再按一下右下「設成預設值」,再按下最底下的「確定」。然後回到選項的視窗按下右下的「國別設定」,開出國際閱讀設定的視窗,預設編碼這一欄應該是繁體中文Big5,然後勾選「所有內收的郵件都使用預設編碼」然後按下底下的「確定」即可。
假如是自己收到亂碼信的時候,你可以試著按一下最上面的「檢視」→「編碼」,然後選擇「繁體中文」即可。

十三、遇到Outlook Express寄件備份功能無法使用


Outlook Express不論在寄信、轉寄、回覆信件時,預設會將寄出的信件備份在「寄件備份」中,當這個資料夾不能使用時有可能會彷礙到Outlook Express的正常使用。你可以嚐試著按照先前第九項步驟壓縮所有的資料夾,假使還是無法使用。
請先開啟Outlook Express 在上面按一下「工具」下拉選單上選「傳送」的頁籤,檢查一下「在[寄件備份]資料夾儲存郵件備份」是否有勾選。當然,假如資料夾沒有毀損,你也可以選擇不勾選這項功能。問題是你必須要使用這項功能但資料夾又毀損,那麼請先開啟Outlook Express後,按一下最上面的「工具」在下拉選單裡選擇「選項」,在選項的視窗裡按一下上面「維護」的頁籤,然後按一下右方的「郵件資料夾」的按鈕,開出郵件資料位置的小視窗後,把中間那一欄一長串的字反白後,按右鍵,選擇「複製」,然後開啟「我的電腦」在網址列上貼上剛才複製的那一長串字之後按下「Enter」 或網址列旁的「移至」的按鈕,開出郵件資料夾的視窗後,把「寄件備份.dbx」這個檔案刪除,然後關閉視窗,再關閉Outlook Express的程式,重新啟動Outlook Express系統會重新修補一個新的「寄件備份」的資料夾。(但值得注意的是經過刪除後,你原先存在寄件備份的郵件都會不見了)

十四、收到新郵件時的提醒音效


開啟Outlook Express 在上面按一下「工具」下拉選單上選「選項」,然後在選項的視窗上按一下「一般」的頁籤,檢查一下中間「新郵件送達時播放音效」的項目有沒有勾選,你要有音效提醒就勾選,不要音效提醒就不要勾選。當然你假如對預設的音效不滿意你也可以自行更換,請從桌面最左下角「開始」→「控制台」開啟「聲音及音訊裝置」,然後在聲音及音訊裝置內容的視窗上,中間的內容下拉捲軸,找到「新郵件通知」的項目按一下滑鼠左鍵點選,然後在最底下下拉▼,選擇你的的項目,或先按「瀏覽」找到想要的音效項目,再按下最底下的「確定」即可。

十五、如何兩台電腦都可以用Outlook Express收相同帳號的信


舉個例子,比如說你公司、家中都各有電腦,但假使你在家中把信收了,等到了公司就收不到信了,這時該怎麼辦?其實也粉簡單,只要設定好「郵件伺服器備份」就好了。(只要是使用Outlook Express收信,有設定多個身份(好幾個帳號)都可以分別套用接下來的方法)
比如家中的電腦,開啟Outlook Express 在上面按一下「工具」下拉選單上選「帳戶」開出網際網路帳戶的視窗後,按一下上面「郵件」的頁籤,然後在內容裡按一下你的郵件帳號(比如說msa.hinet.net,就是@後面的那一串)然後按一下右邊的「內容」按鈕,然後在內容的視窗,按一下上面「進階」的頁籤,然後最底下那一欄上,把「在伺服器保留郵件備份」的選項勾選,然後按一下底下的「套用」再按「確定」關閉視窗,如此在家中把信收完了,等到了公司就照樣可以收到信件了。
這個情形,要分開來說,假設你家中有做這個設定,公司的並沒有做這個設定,那麼公司的電腦先收信,回到家裡就無法收到信了,只能在家中的先收,到公司才會相同的收到信;如果你家中跟公司兩台都做了相同的設定,這麼一來,信件會一直保留在郵件伺服器上面無法清空也會造成一個困擾,這時候在做剛才所教的設定時,底下還有一項「移除××天後的郵件備份」給勾選起來,同時並設定所要保留的天數,一般來說最好不要超過三天,以免信箱被擠爆。※※

十六、把收到的信件放到特定的資料夾


什麼是把信件放到特定的資料夾,比如說A君常常寄信給妳,一般我們用Outlook Express在收信時,都是收到「收信夾」的資料夾裡,但,如果你收到很多人寄信給妳,如此一來,收件夾裡面就很雜亂無章,信件也不易整理分類,所以我們要在收信的同時,自動一邊收信一邊就分類整理,放到特定的資料夾去,整理的好,那麼當你收到未經整理過的寄件者的信,只會收到一般的「收件夾」裡面去了,這時候我們刪除一些廣告信、垃圾信就容易的多了。假設,現在有A,B,C,D,E,君共有五位經常寄信給你,那麼你要把這五位的信件指定成特定的資料夾,底下請分別按照方法設定「特定的資料夾」
開啟Outlook Express請在左邊上面找到「本機資料夾」在上面按一下右鍵,從快速選單裡按一下「新資料夾」,然後開出「建立資料夾」的視窗,請在「建立資料夾名稱」這一欄裡輸入名稱,比如說「A君」,然後按一下確定,此時在主視窗裡,你會發現「本機資料夾」底下已經多出一個名稱叫「A君」的資料夾,然後在Outlook Express的內容裡找出A君寄給你的信,在信的主旨上按一下左鍵,使這封信反白,然後按一下最上面的「郵件」→「從郵件建立規則」,然後在「新郵件規則」的視窗裡,第1欄,請勾選「寄件者包含人員」,第2欄,勾選「移到指定的資料夾」,第3欄,你會看到「在郵件寄到之後套用此規則,寄件者包含xxxx @ xxx.xxx.xxx,然後請在下面一行,按一下移至「指定的」資料夾,然後開出「移動」的視窗,請在剛才新增「A君」的資料夾上按一下滑鼠左鍵,再按一下右側的「確定」。如此一來以後所有關於A君寄給你的信就會自動的歸類到「A君」的資料夾裡面。然後按照這個方法依次建立B君的資料夾與新的郵件規則、C君、D君、E君,等等都是按照這個方法分別進行。
另外要說明的是,假如,A君這個人同時有可能有分別不同的好幾個郵件帳號會寄信給你,此時你只要重複從「郵件」→「建立郵件規則」開始把所有關於A君所寄的信都設定郵件規則把收到的信都自動的移到「A君」的資料夾裡面去。

十七、阻擋沒有收信者、沒有寄件者的來信


有時候我們經常的會收到一些沒有寄件者名稱或沒有收信者名稱的廣告垃圾信,雖然Outlook Express並沒有阻擋垃圾信的功能,不過我們還是可以透過郵件規則來增加一點防護能力
開啟Outlook Express 在上面按一下「工具」→「郵件規則」→「郵件」,開出郵件規則的視窗後,按一下右側的「新增」按鈕,開出「新郵件規則」的視窗後,在第1欄裡,勾選「寄件者包含人員」、「收件者包含人員」這兩項;第2欄裡,下拉捲軸勾選「從伺服器上刪除」;第4欄(規則的名稱)這一欄,請重新輸入『擋垃圾信』;按下第3欄裡面的『包含人員』開出「選擇人員」的視窗後,在上面的空白欄上面輸入『@』然後按下新增,此時在底下的「人員」這一欄裡就可以看到剛才輸入的「@」在這個@上面按一下滑鼠左鍵,再按一下右邊的「選項」然在「規則條件選項」的視窗,改點選『郵件不包含下列人員,然後按一下底下的「確定」來更改郵件規則。記得要把寄件者與收件者這兩項都要設成不包含之後按下「確定」,就會自動阻擋沒有收信者與寄件者的信件了。

十八、阻擋有寄件者名稱的垃圾信


剛才第十七步驟是針對沒有寄件者也沒有收件者的垃圾信,接下來的是有寄件者名稱帳號的垃圾信
當Outlook Express收到有寄件者名稱、帳號的垃圾信時,請在該信的主旨上按一下滑鼠左鍵,然後按一下最上面的「郵件」→「從郵件建立規則」,開出來「新郵件規則」的視窗裡,第1欄請勾選「寄件者包含人員」;第2欄請下拉捲軸勾選「從伺服器刪除」然後按一下底下的「確定」,會跳出一個視詢問視窗再按下「確定」即可。回到主視窗,再從最上面按一下「郵件」→按一下「封鎖寄件者」,接下來會連續跳出兩個視窗,都按「確定」即可。如此雙重步驟即可將該垃圾信阻擋。
一開始假如垃信很多,只要多努力的設定,過不了多久垃圾信的數量就會變的很少了。

十九、阻擋過大容量的信件


假使你怕信箱被塞爆,有需要阻擋過大容量的信件的話
開啟Outlook Express按一下最上面的「工具」→「郵件規則」→「郵件」,然後開出郵件規則的視窗後,按一下右邊的「新增」開出新郵件規則的視窗,然後在第1欄裡,請勾選『來自指定的帳號』與『郵件大小超過大小』;在第2欄裡請勾選「從伺服器上刪除」,然後按一下第3欄裡面的「指定」在選擇帳戶的視窗按一下「確定」的按鈕,然後再按一下第3欄裡的「大小」開出設定大小的視窗,請輸入你要設定的大小值(這裡是以KB為單位,1 MB = 1024KB)假如你要設定的是10MB那麼就是要輸入10240KB,然後按一下底下的「確定」然後再按一下新郵件規則底下的「確定」即可完成拒收過大容量的信件了。

二十、關閉Outlook Express預覽視窗


這個Outlook Express好心的幫我們預設了預覽的功能,事實上,某些居心不良的信件,就利用了這個自動預覽的功能,加入了Java的控制項,讓您在預覽的同時啟動相關連結,使的電腦中毒。關閉的方法也很簡單…
開啟Outlook Express,在收件夾的地方,按一下最上面的「檢視」→「版面配置」,開出視窗版面配置內容的視窗後,把「顯示預覽窗格」的勾選取消,再按一下最底下的「確定」。如此以後在信件上按一下滑鼠時就不會自動預覽了,當想要閱讀信件時,只要在該個件上連按兩下滑鼠左鍵便能開啟該信件閱讀。

二十一、防止Outlook Express中了毒亂發E-mail


開啟Outlook Express,按一下上面的「通訊錄」然後按一下上角的「新增」→「新連絡人」在名字的地方輸入一行「!000000000」的字,然後按一下底下的「確定」這麼一來在你的通訊錄上就多了一個叫「!000000000」的名字,而且也是排在通訊錄上的第一個,(假使沒有排在第一個改成輸入「!0000」即可)當病毒想自動寄信時因為會從通訊錄裡的第一個開始寄,但這個第一個是我們設定假的帳號,伺服器無法判斷,信當然就寄不出去了。

二十二、Outlook Express電子信箱佔用硬碟空間怎麼辦


假使你的硬碟有分割磁區或是你的主機有安了多顆硬碟,因為Outlook Express預設的路徑是在C:槽,同時也是作業系統的磁區,往往隨著信件越收越多就會使得作業系統區不是增加混亂就是空間變小,所以我們可以把Outlook Express預設的收件夾的位置給移動
首先,開啟我的電腦,然後選擇D:槽(其他的槽也可以啦),然後在最左上角按一下「檔案」→「新增」→「資料夾」,然後在新增的資料夾上重新命名為「My mail」(其他你易記的名字也可以啦),然後關閉我的電腦的視窗。接下來開啟Outlook Express,按一下最上面的「工具」→「選項」,在選項的視窗上按一下最上面「維護」的頁籤,然後按一下右下「郵件資料夾」的按鈕,開啟「郵件檔位置」的視窗後,按下底下「變更」的按鈕,在「瀏覽資料夾」的視窗找出D按一下D旁邊有+的四方框框,然後找到底下剛才新增「My mail」的資料夾上按一下滑鼠左鍵,然後在「郵件檔位置」的視窗按一下底下的「確定」,回到「選項」的視窗,按一下底下的「套用」此時應該會跳出幾個詢問的視窗,都按「是」或「確定」,然後把Outlook Express關閉,再重新啟動Outlook Express時所有的相關資料就會自動移動完畢。 記得移動完成重新啟動後要執行一下先前「第九項、壓縮郵件資料夾的動作」硬碟被郵件資料夾佔用的空間才會釋放出來。※

二十三、信太大了每次寄出都被退回怎麼辦


只要收信的對方也是使用Outlook Express我們就可以使用信件切割的方式來寄信。 開啟Outlook Express按一下最上面的「工具」→「帳戶」,然後在網際網路的視窗上按一下「郵件」的頁籤,在底下的內容上按一下你帳號名稱,再按一下右邊「內容」的按鈕,開出內容的視窗後,按一下最上面「進階」的頁籤,然後在中間傳送這一欄,勾選「郵件大於xxxx KB便切割」(我是建議那個xxx的數值最好是設1024啦)然後按下底下的「套用」把所有這些視窗關閉,這樣以後當信件寄出時大於1MB時就會自動切割成好幾封寄出。切記,對方也一定要使用Outlook Express收信,收到切割的信才會自動組合,否則失效。
個人小秘訣:通常我不會去用這個設定,因為有時轉寄信件也蠻大的,只有要用到時才會臨時去設定一下單獨寄送,使用完畢後又改回原來沒有勾選切割的預設值。

二十四、為什麼通訊錄裡的內容裡多了一堆莫明其妙的人員名單


這其實就是當你回覆信件時的設定沒有設好,當你按下全部回覆時,才會在寄信過程中把原來收到用「收件者」正本、副本中的所有人員的帳號名稱都加入的關係
開啟Outlook Express,按一下最上面的「工具」→「選項」在選項的視窗上按一下「傳送」的相籤,然後把第三項「自動將回覆的收件者加到通訊錄」的勾選取消,再按一下底下的「套用」關閉選項的視窗即可。以後就不會再自動的將那些帳號給加進你的通訊錄裡了。
最後提醒,少用「收件者」寄信,多多使用「密件副本」寄信,保護一下收你信件的朋友吧!


老實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筆記本電腦的光碟機是一個非常嬌貴的部件,加上使用頻率高,壽命的確很有限。因此,很多商家對光碟 機部件的保修時間要遠短于其他部件。其實影響光碟機壽命的主要是鐳射頭,鐳射頭的壽命實際上就是光碟機的壽命。延長光碟機的使用壽命,應該從鐳射頭的保養 做起,具體有以下十法:

  一、保持光碟機、光碟清潔

  光碟機採用了非常精密的光學部件,而光學部件最怕的是灰塵污染。灰塵來自於光碟的裝入、退出的整個過程,光碟是否清潔對光碟機的壽命也直接相關。所以,光碟在裝入光碟機前應作必要的清潔,對不使用的光碟要妥善保管,以防灰塵污染。

  二、定期清潔保養鐳射頭

  光碟機使用一段時間之後,鐳射頭必然要染上灰塵,從而使光碟機的讀盤能力下降。具體表現為讀盤速度減慢,顯示屏畫面和聲音出現馬賽克或停頓, 嚴重時可聽到光碟機頻繁讀取光碟的聲音。這些現象對鐳射頭和驅動電機及其他部件都有損害。所以,使用者要定期對光碟機進行清潔保養或請專業人員維護。

  三、保持光碟機水準放置

  在機器使用過程中,光碟機要保持水準放置。其原因是光碟在旋轉時重心因不平衡而發生變化,輕微時可使讀盤能力下降,嚴重時可能損壞鐳射頭。有 些人使用電腦光碟機在不同的機器上安裝軟體,常把光碟機拆下拿來拿去,甚至隨身攜帶,這對光碟機損害很大。其危害是光碟機內的光學部件、鐳射頭因受振動和 傾斜放置發生變化,導致光碟機性能下降。

  四、養成關機前及時取盤的習慣

  光碟機內一旦有光碟,不僅電腦啟動時要有很長的讀盤時間,而且光碟也將一直處於高速旋轉狀態。這樣既增加了鐳射頭的工作時間,也使光碟機內的電機及傳動部件處於磨損狀態,無形中縮短了光碟機的壽命。建議使用者要養成關機前及時從光碟機中取出光碟的習慣。

  五、減少光碟機的工作時間

  為了減少光碟機的使用時間,以延長其壽命,使用電腦的用戶在硬盤空間允許的情況下,可以把經常使用的光碟做成虛擬光碟存放在硬盤上。如教學軟體、遊戲軟體等存放在硬盤中,這樣以後可直接在硬盤上運行,並且具有速度快的特點。

  六、少用盜版光碟,多用正版光碟

  不少朋友因盜版光碟價格與正版光碟價格有一定差距,加上光碟內容豐富而購買使用,基於中國的國情,這本無可非議,但因為你的光碟機長期讀取盜 版光碟,因其盤片品質差,鐳射頭需要多次重復讀取數據。這樣電機與鐳射頭增加了工作時間,從而大大縮短了光碟機的使用壽命。目前正版軟體的價格已經大大下 跌,有些只比盜版軟體略貴,且光碟機讀盤有了保障。所以建議大家今後儘量少用盜版光碟多用正版光碟。

  七、正確開、關盤盒

  無論哪種光碟機,前面板上都有出盒與關盒按鍵,利用此按鍵是常規的正確開關光碟機盤盒的方法。按鍵時手指不能用力過猛,以防按鍵失控。有些用戶習慣用手直接推回盤盒,這對光碟機的傳動齒輪是一種損害,建議用戶克服這一不良習慣。

  八、利用程式進行開、關盤盒

  利用程式進行開關盤盒,在很多軟體或多媒體播放工具中都有這樣的功能。如在Windows中用滑鼠右鍵單擊光碟盤符,其彈出的功能表中也有一項“彈出”命令,可以彈出光碟盒。建議電腦用戶儘量使用軟體控制開、關盤盒,這樣可減少光碟機故障發生率。

  九、謹慎小心維修

  由於光碟機內所有部件都非常精密,用戶在拆開及安裝光碟機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方式和方法,注意記錄原來的固定位置。如果你沒有把握的話,可請 專業維修人員拆裝和維修。特別是鐳射頭老化,需要調整驅動電源來提高鐳射管功率時,一定要請專業維修人員調試,以防自己調整得過大,使得鐳射頭燒壞。

  十、儘量少放影碟

  這樣可以避免光碟機長時間工作,因長時間光碟機連續讀盤,對光碟機壽命影響很大。用戶可將需要經常播放的節目,最好還是將其拷入硬盤,以確保光碟機長壽。如果確實經常要看影碟,建議買一個廉價的低速光碟機專門用來播放VCD.

老實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6-12-09 07:00 作者: 思雪 出處: 天極網 責任編輯:zhangc   

速虎DDRII800

速虎DDR500

速虎DDR400

超頻作為顯著提升硬體價值的一種常用手段,受到眾多超頻DIY玩家的追捧,先前玩家們隻對處理器、顯卡進行超頻,現就連插在主板上的記憶體也照超不誤。的確,作為超頻DIY精神--超頻是其永遠的追求,誓必要將每一個可超頻的硬體性能發揮到極致。

於是,眾大廠商也是挖空心思推出了各種超頻顯卡、記憶體,一時間超頻成為各大廠商竟相使用的制勝法寶。然而在選購超頻記憶體時見到眾多玩家存在不少誤區,筆者在此提醒眾DIY玩家們,選購超頻記憶體的誤區主要有以下六種,請您在選購時仔細辨別,切莫掉以輕心,因為如果嚴重的話,它則會危及您電腦硬體的壽命及影響整體性能的發揮。

希望您在選購超頻記憶體時能走出這些誤區,挑選到一款您心儀的強勁的超值記憶體產品,讓您的PC發揮最大的性能。

  誤區一:帶散熱片的產品更能超頻

  配以散熱片的記憶體,更多的是起到了美化產品形象的作用,有的甚至可能成為記憶體的“遮羞布”,讓您看不到它所使用的晶片,要知道記憶體晶片才是決定超頻下限的基礎。

比如一些名廠的產品,雖然並沒有帶上這層散熱片,但這樣的“低”規格記憶體就超過了很多帶有散熱片的高規格產品,就很能說明這個問題。所以在選購記憶體時,有沒有散熱片不是考慮因素,帶散熱片的產品不見得更能超頻。


  像金士頓、金邦、宇瞻、金泰克等品牌記憶體,每顆晶片都是廠家精挑細選後的優秀A級顆粒,發熱量小不說,同時在頻率方面也留有餘地,即使它們不使用任何散熱手段,也能有良好的表現,散熱方面更不需要擔心。

  誤區二:單面記憶體和雙面記憶體在超頻方面一樣

  這個誤區可能大家有所疑惑,怎麼會不一樣呢?這是因為單面記憶體比雙面記憶體在超頻方面更有先天優勢,這主要取決於晶片組的驅動負載能力。單面的記憶體大多為8顆晶片,如目前主流的512MB產品,雙面的為16顆晶片,如目前主流的1GB產品。


這就意味著後者需要更大的驅動能力,雖然工作時會透過片選信號選中一個P-Bank工作,但不工作的P-Bank仍會增加地址與控制信號線的負載。

  所以,很明顯的就可看出,8顆晶片總是要比16顆晶片更容易驅動。此外,晶片的增多,也使PCB上的信號線數量將是前者的一倍,如果設計不良,產生相互幹擾的機率也就大幅度增加,這也可能會影響超頻能力,不過這是相對次要的原因,就模組本身而言,超頻能力更多的取決於晶片。

  誤區三:相同晶片的不同品牌意味著超頻能力相同

  有人對這個誤區可能不理解,選用相同的顆粒,為什麼超頻能力卻不同?其實對於不同品牌的兩款記憶體條雖然採用了相同的晶片,但它們在超頻性能上是存有差異的,可主要取決於產品的PCB設計及選用顆粒的品質。

現市面上超頻較好的顆粒多見現代、三星、英飛凌等,但這些顆粒即使是相同編號它們也是分等級的,這其中品質優秀的留給自己的原裝記憶體,或者是關係較好的幾家記憶體廠家。對於關係一般的廠家采購到的顆粒,就有可能是品質稍遜一些了,所以,即使採用相同晶片,但品牌不同,那麼超頻能力也不盡相同。

  誤區四:CSP壓縮的晶片意味著好超頻

  相對來說,CSP壓縮的記憶體,在技術上較TSOP-II更為先進,但卻與最終記憶體性能的關係不太大。採用CSP封裝晶片的記憶體,在超頻方面和記憶體優化方面不一定就比傳統的TSOP-II晶片模組強。

所以大家不要過分迷信CSP封裝,它本身雖然可以達到比TSOP-II更高的頻率,但對外圍電路的要求和電氣環境的變化也比較苛刻。

採用TSOP-II壓縮的記憶體,超頻能力比CSP封裝更強的情況更為普遍,所以CSP壓縮的晶片不意味著好超頻。

  誤區五:規格高的記憶體在優化能力上比規格低的記憶體強

  從理論上講,DDR500要比DDR400規格高速度要快,而實際上卻並不絕對。因為有很多高規格的記憶體都是靠犧牲時序優化能力來換取。像DDR500的記憶體條雖然標稱頻率更高,但並不能表示它在DDR400下具有更好的優化能力。

原因很簡單,DDR500所使用的晶片有可能和普通DDR400的晶片是一樣的,在時序優化能力方面並不佔優,而能達到DDR500更多的是透過放寬時序要求來達到的。所以,規格高的記憶體在優化能力上不見得比規格低的記憶體強。

因此,玩家在選購記憶體時一定要注意這一點,這也體現了兩種不同的選購傾向,是想得到最佳的DDR500性能還是最高的工作頻率。

  誤區六:產品參數設定最大就好超頻

  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透過事實說話,以DDR400記憶體為例,當用3-4-4超不上去時,就應換用By SPD的方法進行超頻。有些默認CL=2.5的產品,By SPD反而會比3-4-4好超,但有些則不是,默認CL=3的產品,By SPD與3-4-4都差不多,可能會有1、2MHz的區別。

估計這應該是晶片所體現出來的差異。CL是一個唯一在記憶體初始化時寫入晶片內模式寄存的參數(tRCD、tRP只需北橋控制即可),所以它的值與晶片本身固有的可調整範圍就需要匹配,如果晶片本身的侷限性較大,那麼調高CL值反而會造成記憶體子系統的不穩定而導致不能開機。

所以,3-4-4雖然是一個超頻時常用的設定,但如果遇到一點也不能超時,建議改用By SPD試一試,可能會有驚喜。所以,有些產品參數設定最大可不見得就好超頻。


老實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電腦死機的四大原因分析

  在電腦故障現象中,死機是一種常見的故障,同時也是難於找到原因的故障之一。根據電腦死機發生時的情況可將其分為四大類:

  ①開機過程中出現死機:在啟動電腦時,只聽到硬盤自檢聲而看不到螢幕顯示,或乾脆在開機自檢時發出鳴叫聲但電腦不工作、或在開機自檢時出現錯誤提示等;

  ②在啟動電腦作業系統時發生死機:螢幕顯示電腦自檢通過,但在裝入作業系統時,電腦出現死機的情況;

  ③在使用一些應用程式過程中出現死機:電腦一直都運行良好,只在執行某些應用程式時出現死機的情況;

  ④退出作業系統時出現死機:就是在退出Win98等系統或返回DOS狀態時出現死機。由幹在"死機"狀態下無法用軟體或工具對系統進行診斷,因而增加了故障排除的難度。死機的一般表現有:系統不能啟動、顯示黑屏、顯示"凝固"、鍵盤不能輸入、軟體運行非正常中斷等。

  死機的原因大概有千千萬萬種,但只有兩個方面:一是由電腦硬體引起的,二是軟體設計不完善或與系統和系統其他正在運行的程式發生衝突。

  在硬體方面,禍首就是近來在電腦DIY界流行的"超頻'一-讓CPU工作在額定運行頻率以外的時鐘頻率上,CPU處於超額工作狀態,出現死機就不奇怪了;其次一個原因是某個硬體過熱,或者硬體資源衝突。當然還有其他一些硬體方面的原因。


在軟體方面,因為軟體原因而造成的死機在電腦中幾乎佔了大多數(超頻了的電腦除外)。在Windows9x系列中使用了16位和32位混合的內核模式,因此安全性很低,因程式內存衝突而死機是經常會發生的事情。下面就來介紹一下遇到死機故障後一般的檢查處理方法。

  1、排除病毒感染引起的死機現象。

  用無毒乾淨的系統盤引導系統,然後運行KILL,AV95、SCAN等防病毒軟體的最新版本對硬盤進行檢查,確保電腦安全,排除因病毒引起的死機現象。

  另外,如果在殺毒後引起了死機現象,這多半是因為病毒破壞了系統文件、應用程式及關鍵的資料檔案,或是殺毒軟體在消除病毒的同時對正常的文件進行了誤操作,破壞了正常文件的結構。碰到這類問題,只能將被損壞(即運行時引起死機)的系統或軟體重裝。

  2、軟體安裝、配置問題引起的死機現象分析與排除。

  首先,如果是在軟體安裝過程中死機,則可能是系統某些配置與安裝的軟體衝突。這些配置包括系統BIOS設置、CONFIG.SYS和AUTOEXEC.BAT的設置、WIN.INI、SYSTEM.INI的設置以及一些硬體驅動程式和內存駐留程式的設置。

  可以試著修改上述設置項。對BIOS可以取其默認設置,如"LOADSETUPDEFAULT"和"LOADBIOSDEFAULT";對CONFIG.SYS和AUTOEXEC.BAT則可以在啟動時按F5跳過系統配置文件或按F8逐步選擇執行以及逐項修改CONFIG.SYS和AUTOEXEC.BAT中的配置(尤其是EMM386中關於EMS、XMS的配置情況)來判斷硬體與安裝程式什麼地方發生了衝突,一些硬體驅動程式和內存駐留程式則可以通過不裝載它們的方法來避免衝突。

  其次,如果是在軟體安裝後發生了死機,則是安裝好的程式與系統發生衝突。一般的做法是恢復系統在安裝前的各項配置,然後分析安裝程式新裝入部分使用的資源和可能發生的衝突,逐步排除故障原因。刪除新安裝程式也是解決衝突的方法之一。

  3、系統啟動過程中的死機現象來分析。

  系統啟動過程中的死機現象包括兩種情況:

  一是致命性死機,即系統自檢過程未完成就死機,一般系統不給出提示。對此可以根據開機自檢時致命性錯誤列表的情況,再結合其他方法對故障原因作進一步的分析。

  二是非致命性死機,在自檢過程中或自檢完成後死機,但系統給出聲音、文字等提示資訊。可以根據開機自檢時非致命性錯誤代碼表和開機自檢時鳴笛音響對應的錯誤代碼表來檢查;開機自檢時鳴笛音響對應的錯誤代碼表中所列的情況是對可能出現故障的部件作重點檢查,但也不能忽略相關部件的檢查,因為相當多的故障並不是由提示資訊指出的部件直接引起,而常常由相關部件故障引發。

  4、因使用、維護不當引起的死機現象分析與排除。

  電腦在使用一段時間後也可能因為使用、維護不當而引起死機,尤其是長時間不使用電腦後常會出現此類故障。引起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一是積塵導致系統死機:灰塵是電腦的大敵。過多的灰塵附著在CPU、晶片、風扇的表面會導致這些元件散熱不良,電路印刷板上的灰塵在潮濕的環境中常常導致短路。上述兩種情況均會導致死機。

  具體處理方法可以用毛刷將灰塵掃去,或用棉簽沾無水酒精清洗積塵元件。注意不要將毛刷和棉簽的毛、棉留在電路板和元件上而成為新的死機故障源。

  二是部件受潮:長時間不使用電腦,會導致部分元件受潮而不能正常使用。可用電吹風的低熱擋均勻對受潮元件"烘乾"。注意不可對元件一部分加熱太久或溫度太高,避免烤壞元件。

  三是板卡、晶片引腳氧化導致接觸不良:將板卡、晶片拔出,用橡皮擦輕輕擦拭引腳表面去除氧化物,重新插入插座。

  四是板卡、外設介面鬆動導致死機:仔細檢查各I/O插槽插接是否正確,各外設介面接觸是否良好,線纜連接是否正常。


5、因系統配置不當引起的死機現象分析。

  系統配置與電腦硬體設備和系統BIOS、主板上跳線開關設置密切相關,常見的死機故障原因有:

  (1)主頻設置不當:此類故障主要有CPU主頻跳線開關設置錯誤、Remark的CPU引起的BIOS設置與實際情況不符、超頻使用CPU,或CPU性能不良死機。

  (2)內存條參數設置不當:此類故障主要有內存條設置錯誤和Remark內存條引起的BIOS設置與實際情況不符。

  (3)CACHE參數設置不當:此類故障主要有CHCHE設置錯誤、RemarkCACHE引起的BIOS設置與實際情況不符。

  (4)CMOS參數被破壞:頻繁修改CMOS參數,或病毒對CMOS參數的破壞,常常會導致CMOS參數混亂而很難恢復。可以採用對CMOS放電的方法並採用系統BIOS默認設置值重新設定CMOS參數。CMOS的放電方法可參照主板說明書進行。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在重設CMOS參數後,還必須對硬盤殺毒。

  6、硬體安裝不當引起的死機現象與排除。

  硬體外設安裝過程中的疏忽常常導致莫名其妙的死機,而且這一現象往往在電腦使用一段時間後才逐步顯露出來,因而具有一定的迷惑性。

  (1)部件安裝不到位、插接鬆動、連線不正確引起的死機,顯示卡與I/0插槽接觸不良常常引起顯示方面的死機故障,如"黑屏",內存條、CACHE與插槽插接鬆動則常常引起程式運行中死機、甚至系統不能啟動,其他板卡與插槽(插座)的接觸問題也常常引起各種死機現象。要排除這些故障,只須將相應板卡、晶片用手摁緊、或從插槽(插座)上拔下重新安裝。如果有空閒插槽(插座),也可將該部件換一個插槽(插座)安裝以解決接觸問題。線纜連接不正確有時也會引發死機故障。

  (2)安裝不當導致部件變形、損壞引起的死機口徑不正確、長度不恰當的螺釘常常導致部件安裝孔損壞,螺釘接觸到部件內部電路引起短路導致死機,不規格的主板、零部件或不規範的安裝步驟常常引起機箱、主板、板卡外形上的變異因而擠壓該部件內部元件導致局部短路、內部元件損壞從而發生莫名其妙的死機。如果只是電腦部件外觀變形,可以通過正確的安裝方法和更換符合規格的零部件來解決;如果已經導致內部元件損壞,則只能更換新的零部件了。

  7、硬體品質問題引起的死機現象分析與排除。

  一般說來,電腦產品都是國際大廠商按照國際標準流水線生產出來的,部件不良率是很低的。但是高利潤的誘惑使許多非法廠商對電腦標準零部件改頭換面、進行改頻、重新標記(Remark)、以次充好甚至將廢品、次品當作正品出售,導致這些"超水準"發揮的產品性能不穩定,環境略有不適或使用時間稍長就會頻繁發生故障。尤其是CPU、內存條、主板等核心部件及其相關產品的品質不良,是導致無原因死機的主要故障源。應著重檢查以下部件:

  (1)CPU。CPU是被假冒得最多也是極容易導致死機的部件。被Remark的CPU在低溫、短時間使用時一切正常,但只要在連續高溫的環境中長時間使用,其死機弊端就很容易暴露。使用Windows、3DS等對CPU特性要求較高的軟體比DOS等簡單軟體更能發現CPU的問題。如需確認是否為此故確認是否為此故障可參照說明書將CPU主頻跳低1到2個檔次使用,比如將166降為150、133或120使用。如果死機現象大幅度減少或消失,就可以判斷是CPU有問題。也可以用交換法,更換同型號的正常CPU,如果不再死機一般可以斷定是CPU的問題。有些用戶喜歡把CPU超頻使用以獲得高速的性能,這也是常導致電腦死機的原因。一般將CPU跳回原頻率就能解決死機問題。

  (2)內存條。內存條常常被做的手腳有:速度標記被更改,如:70ns被Remark為60ns,非奇偶校驗冒充奇偶校驗內存,非EDO內存冒充EDO內存,劣質內存條冒充好內存條。在BIOS中將內存條讀寫時間適當增加(如:從60ns升為70ns),如果死機消失可以斷定是內存條速度問題。如果是內存本身的品質問題,只有更換新的內存條才能解決。

  (3)主板。一般主板的故障常常是最先考慮然而卻是要到最後才能確定的。除了印刷板上的飛線、斷線和主板上元件被燒焦、主板受擠壓變形、主板與機箱短路等明顯的現象外,主板本身的故障只有在確認了主板上所有零部件正常(將你的板卡、CPU、內存條等配件拿到好的主板上使用正常,而別人使用正常的板卡、器件插到你的主板上就不能正常運行)時才能判斷是否是主板故障,如果更換了好的同型號主板死機依然存在、則可能是該主板與某個零部件不相容。要麼更換相容的其他型號的主板、要麼只能用拔插法依次測試各板卡、晶片,找出不相容的零部件更換之。

  (4)電源、風扇、機箱等。劣質電源、電源線纜故障、電源插接鬆動、電源電壓不穩都是引起不明原因死機的罪魁禍首。CPU風扇、電源風扇轉動不正常、風扇功率不足則會引起CPU和機箱內"產熱大戶"元件散熱不良因而引起死機。

  8、系統黑屏故障的排除。

  系統死機故障多半表現為黑屏(即顯示器螢幕上無任何顯示)、這類故障與顯示器、顯示卡關係很密切,同時系統主板、CPU、CACHE、內存條,電源等部件的故障也能導致黑屏。系統黑屏死機故障的一般檢查方法如下:

  (1)排除"假"黑屏:檢查顯示器電源插頭是否插好,電源開關是否已打開,顯示器與主機上顯示卡的數據連線是否連接好、連接搖頭是否鬆動,看是否是因為這些因素而引起的黑屏。另外,應該動一下滑鼠或按一下鍵盤看螢幕是否恢復正常。因為黑屏也可能是因為設置了節能模式(可在BIOS設置中查看和修改)而出現的假死機。

  (2)在黑屏的同時系統其他部分是否工作正常,如:啟動時軟/硬盤驅動器自檢是否通過、鍵盤按鍵是否有反應等。可以通過交換法用一台好的顯示器接在主機上測試、如果只是顯示器黑屏而其他部分正常,則只是顯示器出了問題,這仍是一種假死機現象。

  (3)黑屏發生在系統開機自檢期間,請參見第四步。

  (4)黑屏發生在顯示驅動程式安裝或顯示模式設置期間,顯然是選擇了顯示系統不能支援的模式,應選擇一種較基本的顯示方式。如:Windows下設置顯示模式後黑屏或花屏,則應在DOS下運行Windows目錄下的SETUP.EXE程式選擇標準VGA顯示方式。

  (5)檢查顯示卡與主板I/O插槽接觸是否正常、可靠,必要時可以換一個I/O槽插入顯示卡試試。

  (6)換一塊已確認性能良好的同型號顯示卡插入主機重新啟動,若黑屏死機現象消除則是顯示卡的問題。

  (7)換一塊已確認性能良好的其他型號顯示卡插入主機重新啟動,若黑屏死機現象消除則是顯示卡與主機不相容,可以考慮更換顯示卡或主板。

  (8)檢查是否錯誤設置了系統的核心部件,如CPU的頻率、內存條的讀寫時間、CACHE的刷新方式、主板的總線速率等,這些都可能導致黑屏死機。

  (9)檢查主機內部各部件連線是否正確,有一些特殊的連線錯誤會導致黑屏死機。


老實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